内卷
先来看一张国内大模型发布日程表
3月16日百度发布文心一言
3月29日360发布大模型
4月8日华为发布大模型
4月10日商汤发布大模型
4月11日阿里发布大模型 ;4月18日,阿里预计将发布行业类大模型
(预计)4月14日同花顺发布AI产品
(预计)5月6日科大讯飞发布大模型
(预计)5月腾讯发布混元大模型
另外,上周末,京东亦宣布:计划于今年推出千亿级大模型灵犀。
上面这些国内鼎鼎有名的互联网、资本大佬,分别在搜索、电商、金融、工业、教育、通信各个领域占据霸主地位。
他们都有意无意声称自己是 “大模型”。占据“意见领袖”位置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模型的要义是,“反馈、奖励”,用的人多了,模型越来越不会显得“智障”。
至于严格意义上,大佬们的“大模型”,到底是垂直模型,行业模型还是小模型;原创模型plus版、原创模型2023版;海外开源模型中文翻译版、海外开源模型马甲版——我们炒股的哪敢质疑,你没有参与研发你怎么敢质疑;参与研发且签了保密协议说真相就要被开除甚至诉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业内人士,怎么好乱说?
无论如何,国内“大模型”不稀缺,且已有内卷迹象!
实际上,大佬们也不得不内卷。数据是重要资产,供应数据,等于内奸,等于出卖商业秘密。所以,都要搞出“大模型”,保护固有数据资产,扩展商业触角。
当然,出口、全球化是化解生产力冗余的方法。那么,国内“大模型”走出国门,和微软一较高下的难度有多大?
股市投资稀缺的定义接近“护城河”。既然不稀缺,甚至面临“数据闭环”、“各自为战”,这是典型的供需“竞争加剧”、商业“格局恶化”——投资需要降估值,去伪存真。
硬伤
AI大模型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方面,这些大佬表面来看,都具有雄厚的积累。
由于华为AI首席科学家田奇说,大模型开发和训练一次需要1200万美元成本。
在考虑互联损 失的情况下,Chatgpt需要一万张A100作为算力基础,算力的硬件投资规模达到10亿人民币。
所以,必然有一些长期以来净利润“亏损”、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公司,如果没有资本加持(定增、配股),是不可能与时俱进“开发、升级”大模型,将会死在明天的晚上。
今日,券商评价说,商汤大模型“超预期”。我们也许应该反问,超谁的预期,谁的低于预期?互联网玩家,赢者通吃模式,谁将被淘汰?视觉“四小龙”是不是太多了?
所以AI概念股,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会死在明天晚上。
PS:Meta AI在官网发布了基础模型 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并开源。SAM大幅降低了图像识别的技术门槛,开源后使得没有计算机视觉技术积累的公司也能轻易拥有最强大最通用的图像数据结构化理解能力。
标注工厂还要大量招工吗?海天瑞声前途是被改变还是终结?
CV+硬件打包卖出将近40%的毛利率的模式,还有望向图像画质要求不那么高的工业场景、生活拓展吗?或者说,那些在toG端所向披靡,但是市场已经饱和的公司,在寻找“第三成长曲线”:toB端、toC端,以及海外市场的竞争格局预期将出现地狱级别的加剧。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天花板已被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