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斯太尔的故事顺利开局。
随后,德隆旧部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要在更多地方施展拳脚了。
于是,2013年,一家叫伊立浦(即德奥通航)的上市公司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1
被嫌弃的小家电
伊立浦最早成立于1993年,2008年上市。
2013年之前,这家公司主要做小家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电饭锅、电蒸汽熨斗、电磁炉等, 80%-90%业务以出口为主。
当时,伊立浦在小家电领域做得还算不错,尤其出口方面,与美的、九阳等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小家电领域竞争太激烈了,伊立浦的业绩总是不温不火,规模不上不下,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存在感那是相当的低。
或许是大股东们厌倦了做实业的艰辛,又或许是看到别家上市公司一个个并购重组赚得钵满盆满心生羡慕。他们越来越无心经营。总惦记着将手里的股权套现,快速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就在此时,德隆旧部们已在斯太尔初战告捷,正雄心勃勃地要开疆拓土,试水更多上市公司。为此, 2013年专门成立了梧桐翔宇投资有限公司,充当德隆系对外投资的急先锋。
梧桐翔宇的实控方是梧桐资本集团子公司梧桐投资。梧桐投资持有梧桐翔宇25%股权,且拥有52.5%的表决权。此外,梧桐翔宇还有几位自然人股东:王舸微持股29.25%,付幸朝持股23.75%,朱晓红持股16.88%。其中,朱晓红的名字已是第N次出现在德隆系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如斯太尔篇中提及的博盈投资),其核心地位可见一斑。不过据最新的公开资料显示,朱晓红已处于破产状态,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警方多次调查。只是不知当初风头正劲之时可曾预料到今天的落魄,而未来还会滑向何等深渊,还有待德隆系大戏的落幕。
资料显示,梧桐投资的股东有三家:上海长燊投资公司(持股40%)由张佳运执掌;多尼尔投资北京公司(持股20%),法人代表为梧桐资本执行董事楼叙真,公司总裁为向宏。 另一股东是北京正和兴业投资管理公司(持股40%),而该公司持股德隆旧部王世渝旗下北京安控投资有限公司。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伊立浦很快就获得了德隆老爷的垂青。
2013年6月,梧桐翔宇以3.08亿元受让伊立浦3846.34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66%。伊立浦实际控制人由原第一大股东简伟文变更为张佳运。简伟文仍剩余20%左右的股权没有卖出,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张佳运是梧桐资本集团董事长刘长乐的女婿。从公告信息来看,入主伊立浦似是刘长乐家族的运作。但从股权结构来看,无论是梧桐资本集团、子公司梧桐投资、孙公司梧桐翔宇都与德隆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顷刻间,本来还是平凡无奇的“小家碧玉”,转身就变成了万人瞩目的“靓女明星”。资本市场里的故事,就是这么魔幻而神奇!
2
故事大王出场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既然伊立浦的主人变成了德隆旧部,接下来就到了说故事的时间了。要说这A股里谁最会讲故事?德隆们可是数一数二的故事大王啊!
双主业并行——“电饭煲里造飞机”
那边刚收购完伊立浦,德隆系的新任高管们还没在公司站稳脚跟,这边就急切而高调地宣布了“通用航空项目五年战略规划”,宣称要至2018 年在最安全的民用共轴直升机、无人机领域成为全球的制造商。实际上,就是要推行小家电+通航双主业战略。
这可让“没见过世面”的伊立浦犹豫了,造飞机这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啊!卖电饭煲倒是还行,可造飞机那得需要很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能行吗?
德隆老爷告诉伊立浦,别看你只是个卖电饭煲的,可千万别小瞧了自己。现在国家提倡什么?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航空领域。我们造飞机,那可是非常符合发展潮流的。另外没有资金怕什么?我们可以融资啊!没有技术怕什么?我们可以收购啊!国内外这种造飞机的公司多了去了。我们多收购几家放着。人多力量大嘛,人心齐泰山移嘛!到时候还怕造不出飞机来!
好吧,那说干就干吧!
在梧桐翔宇的主导下,伊立浦开始投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无人机等产品,跨界通用航空业务领域,并改名德奥通航。
2013年起,德奥通航在欧洲收购了Hirth、Mesa、XtremeAir、Rotorfly、RSG、ASE等公司。
在国内,先后在江苏、湖南等地与当地企业签署了数十亿的通航投资项目,设立子公司近十家。2016年上半年,在江苏溧阳、南通,分别投入10亿和50亿元的通航项目。2017年先后与出资6000万受让卡拉卡尔 10%股权、增资无锡汉和18%股权、并宣布与株洲国投、湖南大康设立合资公司、向北京中天易观增资等。
一时间,德奥通航的航天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当然了,那股价也是像坐了飞机似的,蹭蹭上涨。看样,这讲故事还是很有用的,至少韭菜们都入戏了。
收购珍爱网——“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单相思”
造飞机的故事一连讲了三四年,讲到最后观众们都有些听腻歪了。必须赶快找个新鲜故事才行。而且,新故事的原型必须也在高新产业里找,还得是近期热门的,这才能充分调动起观众的热情啊!
说来也巧,号称国内婚恋网站前三名(其实是就快被挤出去的第三名)的珍爱网,据传正在在谋划上市。而且,据其财报显示,珍爱网的业绩不错。业务方向又是那么接地气,韭菜们一听就懂。
于是德奥通航着手联姻珍爱网了。但按照惯例,还是得先讲个故事。德奥通航煞有介事地表示,准备对珍爱网超过1亿实名注册用户进行分析,为公司的电器业务和通航业务锁定客户。这故事编得是挺与时俱进的,连大数据的概念都联系上了!
随后,德奥通航公布了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德奥通航的子公司前海伊立浦将作为GP专门募资设立一只基金(暂定为“德奥珍爱”),并联合其他投资方共同向珍爱网投资20亿元。珍爱网将上述投资款及自有资金2.77亿元,合计22.77亿元用于收购珍爱深圳100%股权,同时该笔股权转让款作为支付VIE架构的拆除对价。珍爱网整体股权作价27.4亿元,其51%股权作价13.974亿元。交易后,德奥珍爱持有珍爱网51%的股权,公司通过德奥珍爱间接控制珍爱网。
设想是很美妙的,通过一系列操作,“类借壳”给珍爱网,然后套现走人,两全其美。
不过,后来珍爱网不干了,主要是它的股东认为德奥通航不太靠谱。但是,拒绝德奥通航没几天,珍爱网就把自己卖给了太盟投资集团……
一场热恋最后变成了单相思。这个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然结束了。
德奥通航后来在公告里承诺:自今日起至少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可是观众们猜猜,爱讲故事的它能忍耐多久?
收购无人机——“玩不转大飞机,无人机可还行?”
事实上,德奥通航早就酝酿好了一个新的故事,已迫不及待要向观众“宣讲”。
2017年10月底德奥通航就盯上了一家生产无人机的公司——科比特。这家公司也是账面看起来十分漂亮,盈利能力不俗。只是奇怪的是,它的公司主页上竟然没有几款产品。
不过故事大王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账面看起来OK就好了。更何况当时大疆在市场上那么受追捧,无人机概念一时风头正劲。不在此时讲个无人机的故事,怎么对得起广大观众!
德奥通航马上宣布,根据发展战略需要,有意通过对科比特增资的形式获得科比特的股权,双方已经签署对外投资协议。
不久后,德奥通航就被珍爱网拒绝了。然后,在其承诺不筹划重组事项的一个月后,德奥通航急匆匆再次抛出停牌申请公告,干脆着手对科比特100%股权的收购。
其间,德奥通航还遇到了多项资金麻烦,不过,它仍坚持声称正在推进对科比特的收购。只是自宣布收购以来,德奥通航一直未对外详细披露科比特的收购草案。
2018年7月24日,德奥通航一纸公告宣布了终止收购科比特的决定,原因是科比特去年亏损,业绩不符合预期;其次,科比特的个别股东对交易方案存在异议。
原因倒是冠冕堂皇,可德奥通航毕竟为收购准备了半年多,这字里行间怎么就透露出一股无奈和不甘呢?
3
圈钱逻辑
故事讲得好,韭菜少不了
故事大王讲了那么多故事,你以为是白讲的吗?可没那么便宜的事情!
德隆系的目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财富雪球越滚越大,重现当年德隆帝国的荣耀。
梧桐翔宇在收购德奥通航的时候只出具了部分自有资金,更多的资金其实是通过杠杆实现的。通过杠杆资金换取股权,拿到手里的只是一只有可能会下金蛋的鸡。至于是否下得了金蛋,还需要养鸡人好好培养。
第一步,就是得把股价炒起来
股价越高,不仅套现赚的多,拿去质押也能筹到更多现金。德奥通航的双主业计划就为早期股价上涨立下了汗马功劳。2013年初,德奥通航的股价为8元左右,在2014年初已经实现翻倍,到了2014年下半年,更是狂飙至近48元。在2015年公司股价经历连续暴力拉升后,一次次刷新股价最高纪录,并在2015年5月27日创下了147.81元的高股价。
为了继续炒高股价,德奥通航发起了多项对外收购和多起对外合作。因为这些项目需要资金支持,德奥通航又不停地融资。仅2014年度和2015年度就两次发起配股,期间多次质押股份融资。截至2016年11月,梧桐翔宇的股份质押比例已占其所持德奥通航股份总数的95.97%。
第二步,通过定增、贷款等融资手段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去炒作更多的概念
当然了,融到的钱也可以通过资本腾挪转为己所用。比如,在建立双主业的初期,德奥通航发布了很多定增项目,也密集收购了很多家公司。在国内的公司大家还比较知根知底,国外的公司就比较难以查实了。不过还是有媒体发现,德奥通航投资了欧洲一家叫Rotorfly的直升机制造公司,而梧桐资本拥有Rotorfly公司99.99%的股权。在德奥通航2016年3月的定增公告中,计划募集47亿元资金,其中很大部分是用来购买此资产。
第三步,也是最后的终极大招——退出或者卖壳
不过,这也许是自愿的,也许是出于无奈。
想当年,德奥通航的原股东们就欣然地把壳卖掉了。在大赚一笔的同时,原第一大股东简伟文也看准了德隆的运作潜力,保留了一些股份。
在2015年一季度,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一度达到60元,比2013年买壳时候的价格上涨了10倍。根据公开资料,简伟文在2015年2月9日、3月11日、3月23日分别做了减持,3笔交易下来,简伟文把其在公司剩余的股份全部清仓。按照简伟文3700万股左右的持股数量,仅仅计算54元的差价,这笔跨度为2年的交易就赚取了20亿元。恐怕简老板要不禁感叹,炒股票就是比做实业来钱快啊!
此外, 2016年12月16日,由于梧桐投资和梧桐翔宇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华亚博纳和北京瀚盈,德隆系新兵宋亮作为这两家的实控人走入公众视野。宋亮间接拥有梧桐翔宇55.76%的表决权,进而成为德奥通航的实际控制人。张佳运等先期入主者得以全身而退。
不过宋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德奥通航不久后遇到了大环境的急剧变化和资金上的问题。他后面又是联姻珍爱网,又是看好无人机,其实都是在积极寻找机会:一方面试图继续炒高股价,一方面也是在寻找买壳人。
4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圈钱术是怎么失灵的?
德隆系的圈钱术看起来很巧妙,但最大弱点是——故事终究是故事,成不了现实,也就毫无意义。
德奥通航的双主业故事最后就严重歪曲了它本该正常的发展轨迹。通航领域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盈利周期也较长。在德奥通航推行双主业的几年中,通用航空业务严重依赖政府补贴,业绩贡献率不足6%。
但是,它却消耗了大量资金投入,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使德奥通航后期资金吃紧,部分银行及金融机构债务违约问题严重。2018年,德奥通航的双主业故事迫不得已走向终结。
此外,政策风向的变化也严重影响着故事的走向。2017年开始,监管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收紧,再融资新规出台,各类“讲故事”的重组都受到持续的监管高压,造成德隆系所擅长的股价运作套路在市场上屡次失效。比如,2016年初,德奥通航曾发起过一次定增,目的是将公司的控制权转手给德隆系的另外一家公司。但最后因触碰监管红线被叫停,转手计划暂时搁浅。
还有很多的并购故事刚开个头,就已经被迫讲不下去了,为了讲故事而筹措的资金自然也面临亏损。不少跟德隆绑在一起的债权人都亏了,德隆自己资金压力也比较大。
而故事讲不下去,最大的损失还是股价。
2013—2018年,德奥通航的年净利润分别是2007万、3181万、-2165万、514万、-5.13亿、-1.72亿,业绩越来越差。这让投资者对其信心大失。再加上德奥通航的任性并购,成了A股里的钉子户,“一年停牌两次,每次停牌半年”。投资者对其信任度和忍耐度快速下滑。到了后期,每次德奥通航因重大事项停牌再复牌后,往往迎来的都是股价的大幅下跌。
然后,银行贷款逾期、董事长辞职、控股股东持股被冻结等负面事件又层出不穷……
2015年牛市中,公司市值最高曾达到164亿。跌至2018年的31.7亿,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蒸发了130多亿市值,只剩一个零头。
一地鸡毛
在德奥航空疯狂追梦的那些年里,支撑着公司业绩的其实还是最不被瞧上眼的小家电业务。比如,2018年电器设备业务收入为7.05亿元,占总体营收的98.05%。
回首往昔,德奥通航2008年上市,上市当年营业收入7.28亿元,净利润2169万元。但是经过这番轰轰烈烈的转型,德奥通航2018年的业绩居然远不如十年前,甚至沦落到要被退市的边缘。这其中的心酸,又向谁诉说。
如今,德隆系还是没能彻底全身而退,剩下的部队还在德奥航空的躯壳中如困兽般挣扎。并购的故事是讲不了了,只能乖乖回归小家电主业。然而,纵观现在的家电市场,早就不是当年的天地。
小家电市场每年都有很多新入局者,包括互联网公司和外资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海尔美的就不说了,就连与德奥通航同年上市的九阳股份,也早已突破10亿、20亿的门槛,如今营业收入已经达到70多亿。
而德奥通航已经进入一个困境,未来要翻身恐怕十分困难。
又一个故事讲完了,伴随着公司一地鸡毛,股民的血本无归。魔鬼总是能找到人性的弱点,去榨干你最后的一滴血。我们的系列报道还将继续,这里面有我见犹怜的“干将”,有万劫不复的“大佬”,希望帮助无辜的人们擦亮眼睛,让魅影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