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情作者:白马啸西风
中国的强势崛起在尽管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但却触怒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时不时的抛出“中国威胁论”出来借此抵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还在军事上指挥日韩等国为桥头堡在亚太地区不断制造事端予以遏制中国,可见这些势力对待中国的崛起始终充满着警惕和担忧。对此有关军事专家声称,将来中美关系可能极其不稳定,战争甚至一触即发。那么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吗?
据9月11日环球网综合报道称,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崛起引起了陆地霸主斯巴达的警惕,随之发生的战争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模式。所以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发生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方式来结束。目前中美关系就好比“修昔底德陷阱”。对此英国BBC中文网发表了一篇题为“中美必有一战:‘修昔底德陷阱’之误”的文章,该文章援引美国国际关系教授史蒂夫·耶蒂的话称,虽然“修昔底德陷阱”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历史对比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但对于今天来说借鉴意义并不大,而中美竞争走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史蒂夫·耶蒂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美关系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第一个是商贸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防止双方冲突,目前中美两国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使北京取得很大的贸易顺差,但双方互相依赖是很明显的。就算经济下滑,两国领导层也不会冒险开启战争模式,对于贸易争端,中美双方都会小心处理。第二个是核威慑。即使全球化无法阻止战争但还有核威慑,过去的“修昔底德陷阱”并没有提到核武器和核威慑的大国,比如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如果当时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英国,也不会肆无忌惮。
第三个是现代大规模战争很罕见。原因在于全球规范约束性越来越强,如今借助战争改变实力平衡的方式比古希腊和拿破仑时期显得更小。尽管电视新闻上展示了很多战乱灾害,但世界的主流依然和平发展。第四个是通讯发达。在全球化的时代,通讯比之几百年前要发达很多,甚至比1962古巴导弹危机时候都要发达得多。而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有定期的政府各部级官员的会谈,加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第五个是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中国造就了大量的中产阶级。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封闭模式,一心发展本国经济,即使在南海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为了确保增加能源供应能力。美国也一样,虽然美国有全球主宰力,还经常出现外交性失误,但这不影响美国看重的经济发展。
无独有偶,与史蒂夫·耶蒂所持观点不同的则是特朗普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他本人极力提倡“中美贸易战 ”,他表示,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一场经济战,双方中将有一个在今后25年或者30年内成为新霸主,如果按照目前的路走下去,中国将成为赢家!班农同时指出,与中国的经济战事关一切,美国必须要全力以赴,如果继续输下去,最多10年,美国就会达到一个拐点,就再也无法重整旗鼓了!
对此不少美国经济分析家认为,班农的言论并非骇人听闻。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和美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可谓日新月异。一旦让中国在技术和高科技方面迎头赶上的话,美国就会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焦虑当中。毕竟,经济和科技实力都能直接转化为军事实力。按照班农的“战争思维”,美国必须动用所有经贸手段,彻底将中国赶超美国的势头给遏制住,这样才能保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稳固。不过这种对华政策只被少数人接受,就连班农自己也承认,在经济和军事问题上,自己的“战争思维”遭遇了特朗普内阁中很多对华温和派的阻拦。因此班农的离开,对中美关系来说无疑是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实际上中美之争的确存在,不过两国争斗的内涵并不相同。“中国之争”争斗的是国家生存发展权,以便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美国之争”则是维系本身的全球霸权和美元经济地位。美国单方面认为中国崛起将威胁到美国切身利益,因此要“争取”遏制住中国的影响力范围。这必然导致与中国迎头相撞,造成如今的中美冲突的现实。
总体而言,中美之间合作大于对抗,双方开战的可能性很小。由于美国的地理因素从19世纪后不再搞领土扩张策略,以广泛结盟的方式对他国施以政治和军事影响力,这还有助于美国调控自身危机,所以美国不会将战争作为第一选项。当然中国崛起会给美国带来紧张感,或者导致危机升级,不过与以往数百年历史不同的是,许多力量的存在都在阻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但要缓解中美之争,不仅中国要负责任美国也需要调整战略决策。历史已经表明,任何非理性的判断,误解,事故都会导致战争,这就要求中美两国利用外交为双方的竞争降温,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管控危机!
声明:已发现多家媒体未经授权转发第一军情文章。为尊重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管理员开白名单。敬请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