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玉静 每经编辑:易启江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央行公布2019年1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同比增1.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两项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1月新增信托贷款也实现自2018年3月以来的由正转负,新增345亿元。
对此,华东某信托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首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的新增信托贷款肯定会比2018年12月份要到年底要多一些;其次,现在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货币相对来说也比较宽松,所以1月新增信托贷款出现一定的缓和,是正常的也是可以预料的,但是未来新增信托贷款或者说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会不会掉头往上,这个还不一定。
从1月央行披露的金融数据来看,在表外融资方面,委托贷款降幅缩小,信托贷款由负转正。其中,1月份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减1511亿元和10亿元,下降势头明显放缓;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连续十个月减少后的首次增加,比上月多增833亿元。对于1月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变化,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这是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出现的新特征。
就近3年的数据来看,2017年,每月新增信托贷款均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平均每月新增1880亿元。2018年初,该数据则开始急速下滑,从2018年3月起转为负数,直至2018年12月。
对于信托贷款的这一变化,阮健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受结构性去杠杆影响,表外融资经历了快速回落。从数据趋势来看,预计表外融资增速虽仍在下降,但降幅会有所收窄。
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信托贷款此次转正,比4.6万亿的社融更让人意外,对利率的威胁也要更大。从用益信托的数据来看,1月份集合资金信托成立发行规模要低于2018年12月份,资金主要投向了基础产业,而地产和工商业的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说明,首先,此次信托贷款转正可能不是由信托贷款发放显著增大主导,更有可能是到期量减少引致的。
这一点从wind披露的单一信托+集合资金信托到期只有3000多亿,比12月少了近一半得到辅证;其次,信托贷款放量主要在于基建项目的落地实施,是逆周期政策调节的结果,地产端的需求有降低的可能(也有可能是信托机构主动收缩所致),另外,通道放松等因素对信托贷款的恢复也有帮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两日,以陕国投A(000563.SZ)、安信信托(600816.SH)经纬纺机(000666.SZ)、爱建集团(600643.SH)等为代表的信托概念股大幅上涨。
图片来源:同花顺
对于1月信托贷款数据,兴业证券鲁政委表示,2019年1月新增信托贷款345亿,这是2018年3月以来信托贷款首次转正。由于2018年信托增长放缓,2019年前9个月资金信托到期量同比下降405亿元,这意味着2019年信托到期对社融增速的拖累将显著减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1月表外融资的数据变化,有分析指出,1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扭转此前持续数月的存量持续减少过程,止跌企稳,显示表外融资的收缩接近拐点。
信托业内对此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华东某信托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首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的新增信托贷款肯定会比2018年12月份要多一些;其次,现在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货币相对来说也比较宽松,所以1月新增信托贷款出现一定的缓和,下降的趋势出现一定的缓和,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是未来新增信托贷款或者说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会不会掉头往上,这个还不一定。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与12月份相比,1月份的监管口径并没有什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说信托贷款或者信托公司未来管理资产规模会掉头往上是不太可能的。上述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解释道,目前情况下,信托的增长有很多是之前同业合作存量的原因,它的规模增长其实不完全取决于信托公司自身,现在监管对于之前业务结构的导向或者说调整作用还是没有到位的,单一信托还是占据相当部分规模,这种情况下,监管口径也没有变化,说信托规模会恢复增长,可能性不大,“信托贷款的恢复,在目前存量大多数都是单一信托的情况下,更多的约束是资金方的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