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叫“淮国旧”的商店开设在淮海中路重庆路路口,1992年建造南北高架道路,“淮国旧”因让路被拆。许多年过去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上海人对“淮国旧”仍难以忘怀。这究竟是家什么样的商店呢,一起回味一下吧。
“淮国旧”名字的来历
“淮国旧”三个字,点明了它的地址——淮海路上,所有制性质——国营商店,经营范围——卖旧货为主。高度概括,口口相传。其实它最初的工商登记的大名叫作“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后来又先后改名为“淮海贸易信托商场”和“五星公司”,不过上海人还是叫它“淮国旧”。
翻阅旧报纸,1954年9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上登载了一则开业广告: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将于1954年9月29日开业。
“淮国旧”前门是淮海路,后门是长乐路,店很大,有1000多平方米。
几百元可买欧米茄、劳力士
“淮国旧”是当时仅有的“奢侈品店”——店内陈列中外知名品牌的奢侈品,并可供普通市民进行买卖。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是一个物资比较短缺、商品比较匮乏的年代,很多生活日用商品还要凭票凭证供应,不过买旧货是不用票证的,“淮国旧”是上海旧货的集大成之地。老古董、旧钟表、长衫、皮袍、皮大衣……还有很多世界名牌商品,徕卡相机、劳力士手表、欧米茄手表、派克金笔。
“淮国旧”里虽然多是旧货,但是也是那个年代上海人了解国外商品的少数几个窗口之一,那时候像友谊商店、华侨商店虽然也有洋货,但 要用外币或外汇券购买。
当大多数人都还只能买120块的上海牌手表时,“淮国旧”就有好几百块钱的劳力士和欧米茄,不过许多人还是买不起的。所以那里的手表柜台,每天都会有许多人挤在那里,看这看那,开眼界,长见识。
虽卖旧货,但绝不卖假货
很多上海的中老年人对“淮国旧”难以忘怀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淮国旧”虽然卖旧货,但是决不卖假货,而货真价实的背后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店员都是很有专业水准和职业操守的鉴定家。
那些“淮国旧”的老法师,用上海话说就叫“老鬼”(“鬼”字在上海方言读“居”音),指这个人很专业也很精明,和北方人说行家高手是一个意思。在“淮国旧”不管什么东西,你是骗不过他们的眼睛的。比如说一块手表。卖出去的人一定会说,我这个手表多少多少好。他会跟你说,你这个手表的牌子值多少钱,你这个旧表带了多少年了,其中有什么零件已经有小毛病了。说得你口服心服,连连点头。“淮国旧”信誉很好,估价合理公道,到这家店来,不管你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都是很放心的。
当年,各种名贵皮货、呢绒丝绸服装、手表和钢琴、乐器等高档旧货也是“淮国旧”商品中的主角,这是有别于当年上海的很多小型的旧货商店的。
供不应求“等外品”
还有很多上海老百姓难忘“淮国旧”的理由是,当年他们在“淮国旧”里买到了很多价廉物美而且是市场上很紧俏的日常生活用品。
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年是票证的年代,很多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工厂里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就当成了等外品、处理品在“淮国旧”里销售,不需要票证,还会打点折,而且也不影响使用。所以每天早上,“淮国旧”一开门,顾客们就像潮水般涌入。
比方工业品,当时买工业品都要工业券,像缝纫机、自行车都要凭票供应的,“淮国旧”里有等外品、处理品,质量也是蛮好的,都是敞开供应,不用票证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进入了大建设的时期,兴建的南北高架立体交通干道的规划正好穿越“淮国旧”,于是“淮国旧”让道了。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淮国旧”几度搬迁,最后成为顺昌路上一家很不起眼的旧货店,渐渐消失在现在上海人视野里。
图文:上海市档案馆官微@档案春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作者:邵大星)
编辑:周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