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是内地与香港的“共同记忆”,但目前在香港,这段抗战历史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在大众认知和教育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期间守军及市民死亡超过四千人。在三年零八个月的香港沦陷时间里,大量香港市民被屠杀,或受战争影响饥寒交迫而死。仅1942年1月6日至2月19日期间就有约五十五万人离开香港,这些离港人员中,只有二十五万人乘船离开,其他只能自己步行前往内地,沿途病、饿,被土匪劫杀而死,不计其数。还有相当部分被关进广州南石头难民营为8604细菌部队虐杀。到1945年7月,香港人口从战前的180万降至不足60万。大战期间在香港的死亡人数,推算至少有十万人,与马尼拉死亡的人数大约十万人,甚至东京、广岛丶长崎等饱受空袭以至原子弹攻击的日本城市相距不多。
在那一段岁月,香港与内地有共同的苦难和抗争历史,但在香港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没有遗迹纪念地,没有相关纪念馆,苦难的“三年零八个月”只残留在少数老人的记忆里,逐日消逝。而不知道国家兴亡与自己息息相关,谈何家国情怀?为真正开展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多次发出以下提议:
一、向全港倡议“保护香港抗战遗址,善用本土资源开展历史教育”。针对现今香港对当年八路军办事处领导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英军和加拿大军18日浴血卫城、东江纵队三年零八个月殊死抗战的遗址、十几万市民被屠杀残害的证据遗迹保护不足,几无纪念性建筑的事实,由民间呼吁,政府落实做好保护遗迹工作。
二、调拨资源,整理好香港超过一百处抗战遗迹的文字、视像资料,参照欧洲为受难犹太人置设数万小型“绊脚石”,形成大规模分散纪念碑的做法,制作和置设附二维条码的小型铜牌,分批把经过认定的遗迹标示出来,让青少年知道哪些废置的战壕、地堡、炮台,曾经有过战斗。繁华的大道当年许多同胞被日军肆意枪杀,历史一直与我们同在。
三、编制适合青少年的香港抗战遗址漫画、视频、旅行册的分集专辑,培训老师和导游员,与旅行社合作,大力举办本地历史游。
四、安排老兵、学校、社团到遗址举行纪念活动,并使其程序化、正规化、仪式化,成为一种严肃的教育方式。
五、开展大规模的“寻找三年零八个月最后见证人”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香港抗战史口述录制,发动年轻人与年长家人沟通,用绘画、相片、文章、微电影方式记录历史,通过这项活动认识三年零八个月的血腥黑暗不只是在书上,而是发生在身边,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家史家事,并密切家庭的代际关系。
六、配合新修的初中中国历史包括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历史课程,编制更详尽的教材,制作适合教学需要的香港沦陷史、香港苦难史、香港抗战史,分段解说视频资料、教学套件,供学校选用。
七、政府和有关方面,或由驻港部队协助,在抗战遗址建碑、馆,建设抗战历史教育营,国家安全教育,并培训历史师资,使其成为学校课外教育的恒常基地。
八、组织学生欣赏香港当年拍摄的抗战电影,讲解电影技巧,组织香港学生就抗战题材拍微电影、制作抗战题材的动画片、手机游戏等,开拍大型香港抗战影视作品,使人们牢记那段悲壮历史。以史维安,这已是时不我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