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65岁的史先生确诊小细胞肺癌已经1年零4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家人经历了“确诊”时的恐惧、“放化疗后肿瘤基本缓解”的喜悦,再到“发现脑转移”时的失落,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他从一个生活习惯糟糕的老烟民,变成了生活自律的肺癌晚期患者。“我们选择了免疫治疗,虽然贵但可以延长化疗的有效期,能为爸爸争取时间等待更好的新药上市。”史先生的女儿说。
“吸烟是小细胞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是晚期。”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11月16日是世界肺癌关注日,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提醒,要警惕与吸烟密切相关的小细胞肺癌,其治疗难度非常大,可用药物少,新药研发难度大。不过针对小细胞肺癌的PD-L1新药已在国内获批上市,还有多款药物在研发,为小细胞肺癌患者争取更多时间。
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15%,是一种生物学上相对复杂的恶性肿瘤,体积小,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快,病情进展迅速,有2/3的患者初诊时就已经到了广泛期,即疾病发现时已出现了远端器官或淋巴结转移,尤其是脑转移和肝转移。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极差,确诊后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6%。据流行病学统计,小细胞肺癌与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有密切关系,在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吸烟史的患者超过90%。
“他抽烟非常多,还喜欢熬夜打麻将、喝酒,他生病大部分是因为生活习惯问题。”史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父亲刚确诊时,感觉天都要塌了,用了一个月才慢慢接受现实。随后开始了放化疗治疗。2019年11月结束一线治疗后,3个多月的治疗空窗期又遭遇了新冠疫情,中药辅助治疗也中断。直到今年3月检查时发现了脑转移。4月12日,史先生接受了局部伽马刀治疗,并开始尝试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算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因为对小细胞肺癌有效的药特别少,我们期待奇迹出现,只要坚持下去,希望会越来越大。”史女士说。
多年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然是最难啃的骨头,虽然患者对化疗敏感,但停药极易复发,大部分患者往往很快出现耐药,生存期不足一年,而且预后很差,小细胞肺癌治疗需求仍远远未被满足。全球的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开展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各种创新药物研究,自1970年以来,全球有40项针对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但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令人鼓舞的是,在免疫治疗领域,目前,全球共有4款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均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最新修订出版的《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中,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优先推荐方案。目前受关注较多的两款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PD-L1抑制剂,分别是今年2月在国内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罗氏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今年3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的阿斯利康PD-L1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据两家企业各自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阿替丽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3.0个月,均超过了1年。
同时,更多先进的免疫疗法也在临床研究中,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恒瑞医药、复宏汉霖、君实生物、百济神州、正大天晴等多家国内企业均在布局,其中多个疗法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将给小细胞肺癌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危卓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