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昨天呢,给大家分享了一元二次方程整数根的问题。今天呢,继续给大家分享中考数学常考的重要习题,希望能够对给位同学的中考数学复习带来帮助!
如图,在 Rt△PMN中,∠P =90°,PM=PN ,MN =6 cm,在矩形ABCD中 AB=2cm,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 s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图像是( ).
在Rt△PMN中解题,要充分运用好垂直关系和45°角,因为此题也是点的移动问题.可知矩形ABCD以每秒1 cm的速度由开始向右移动到停止,和Rt△PMN重叠部分的形状可分为3种情况:
根据重叠图形确定面积的求法,作出判断即可.
由∠P =90°,PM=PN,可知∠PMN=∠PNM=45°
由题意,得CM=x,
分3种情况讨论,如下:
① 当0≤x≤2时,如图2-2,边CD与PM交于点E,此时重叠图形为一个渐大的三角形.
由∠PMN=45°,得△M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矩形ABCD与△FMN重叠部分△EMC的面积为
y=S△EMC=0.5*CM•CE=0.5x²
故选项 B 和 D 不正确.
② 当2<x≤4时,如图2-3,点D从PM上移动到PN上,此时重叠图形为一个梯形,
其面积为S△EMC' 加上一个渐大的四边形的面积.当 D 在边 PN 上时,由∠N = 45°,得 CD = 2 cm,CN=CD= 2 cm,所以 CM=6-2=4(cm).即此时x= 4 cm.又∵ EC'=MC' = 2 cm,则y=S△EMC'+S四边形CDEC' =2+2(x-2)=2x-2.
③当4<x≤6时,如图2-4,此时重叠图形是五边形EMCGF,可以看作是梯形EFNM的面积减去一个渐小的三角形.
过E作EE'丄MN于E',过F作FF'丄MN于F',可知四边形
EE'F'F为正方形.
所以 EF=EE'=AB=2.
因为 CG=CN = 6-x,
所以 y =S梯形EMNF-S△CGN=0.5*(EF+MN)• EE'—0.5*CG • CN=0.5*2*(6+2)-0.5*(6-x)²= 0.5*x²+6x-10.
综上①②③,可知A选项正确,故选A.
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过程:
读懂题意,先明确自变量和函数值的意义,确定自变量的范围以及函数值的范围.在模拟运动过程中找到分界点,确定自变量每个范图内所对应的函数模型,写出对应函数解析式,由函数解析式确定函数图像.
若是无法写出函数解析式,或写出的解析式是不熟悉的函数,那么可以利用描点法,在每个自变量范围内.利用精确作图测量或者利用解析式求解得到一些点的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得到函数图像.
若对于选择题,还可以利用淘汰法选择函数图像,分别依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的范围、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增减性等来进行图像的识别,同时对于无法分辨的图像,可以利用特殊值进行筛选.
1.如图,直线l1,l2都与直线l垂直,垂足分别为M、N,MN=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根号2,对角线AC在直线l上,且点C位于点M处,将正方形ABCD沿l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N重合为止,记点C平移的距离为x,正方形ABCD的边位于l1,l2之间的长度和为y,则y关于x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2.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 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 cm的速度.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y=PC²,则y关于x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8=8 cm,BC=6 cm,点P从点A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A→D→C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2 cm/s的速度沿A→B→C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C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s), △APQ的面积为S(cm²),下列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是( )
数学符号,码字不易,喜欢的同学欢迎点赞关注,给个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