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下正是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冲刺期,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目前来看,越来越多走出象牙塔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诸如短视频领域的灵活就业岗位。然而,不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职业长远发展怎么办?
灵活就业方式受到毕业生青睐
“我自己是做短视频的,视频剪辑那种,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短视频,这块其实还挺缺人的……”李慧今年26岁,大学专业是动画设计,平时自己比较喜欢拍视频和剪辑视频。2年前大学毕业后,就在浙江金华老家接短视频剪辑的单子,有了一定的客源积累,收入不错。
李慧说:“我大概做了一年多时间了,也有很多人会和我合作,基本上我都接散单,简单的一条视频差不多一两百块,收入还行,一个月多的时候七八千、上万都有的,但我也不想让自己太累。”
近两年,网络主播、电商运营、文案写手等与互联网关联密切的职业,不打卡、不坐班,就业方式灵活,受到毕业生青睐。近日某求职平台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18.6%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由职业,较去年提高了3%。
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安光介绍,从全省的数据来看,江西大学生灵活就业成为了一种趋势。“从2021年毕业的数据来看,全省总共有28.6万毕业生,有2286人实现的是自主创业,主要是围绕着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以及新零售、文化、体育这几个板块开展的。结构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这种线上的创业,尤其是这种灵活性的,就业和创业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灵活就业群体权益如何保障?
不过,由于灵活就业属于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在用工规范等方面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加上大学毕业生本身社会阅历不足,导致他们灵活就业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困惑。
李慧告诉记者,她为自己上了社会保险并缴纳了公积金,但是没有上工伤保险。“社保和公积金我都是自己交的,压力也不大,也算是有一种保障。我没有买工伤保险,个人是不能买的吧,我有医疗保险了。感觉用不上(工伤保险),因为我是做短视频的,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应该也不算什么高危职业,也不太会觉得没有保障吧。”
通常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择业时普遍会考虑薪酬待遇、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因素,往往忽视社保权益,特别是工伤保险。
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时福茂提醒,毕业生要对工资给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保权益、职业伤害等条款重点关注。
时福茂说:“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签订的是聘用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是不是能够缴纳,有的单位虽然不能缴纳常见的工伤保险,但是不是有职业伤害保险,这个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发生意外时(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
政策为灵活就业劳动者保驾护航
随着灵活就业呈现出规模化趋势,多地、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灵活就业劳动者保驾护航。
2021年7月,人社部等部委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于新就业形态进行了规范,明确平台用工责任、禁止限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平台就业、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逐步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保障。
对于呼声很高的职业伤害保障,多地也陆续开始试点。江苏省常熟市启动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每人每年缴纳360元,最高理赔标准为每人每年40万元。浙江省金华市打造“工伤+补充+商业”参保新模式,明确发挥用工主体作用的网络平台可以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同时参加工伤补充保险。
金华市保险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徐晓剑说:“他们参保工伤保险和工伤补充保险后,若发生工伤,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就医、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一对一帮办服务。这将短视频、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纳入工伤保障范围。”
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吴清军看来,除了要对灵活就业提供相应的职业保障之外,还需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吴清军说:“第一个保障就是公平的就业环境,因为在灵活用工和正式的劳动关系用工中,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会导致很多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歧视。第二个是良好的职业发展,目前灵活用工的人员的职业发展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都是在一些重复性的、技术简单的岗位上工作。所以未来对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良好的职业发展,可能不仅仅是企业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冯烁 浙江台记者 白植清 金华台记者 李静 安吉台记者 郭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