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刘志飞(理财主笔)
上周五,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将迎来统一监管规范。“指导意见”内容涉及统一监管标准、打破刚性兑付、实施净值化管理、规范管理非标资产、禁止资金池业务、消除多重嵌套和通道、明确杠杆约束等。业内人士分析,新的资管“指导意见”相当严格,将改变理财市场格局,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或从此消失。 资金池不再长短错配
“指导意见”首先明确资产管理产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但不包括依据监督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资金池方面,“指导意见”规定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投资非标资产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资产规模合计不超过300亿元以及公募产品集中度比例等。
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认为,新规如若实施,将大大促进机构间的禀赋合作,专业类的投资机构业务空间扩大;各类产品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银行理财这一29万亿的“资管大哥”,新规下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或从此消失,预期收益型产品将消失,银行理财不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品。
防风险仍是主体思路
“指导意见”在规范市场的同时,还是在防风险方面下足功夫。如负债杠杆方面,“指导意见”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设定140%和200%的上限,分级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上限为140%。同时,公募产品,开放式私募产品,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私募产品(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均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刚性兑付严重扭曲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指导意见”为此明确了打破刚性兑付监管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并且给出了刚兑的认定标准和分类惩处。业内人士认为,实行净值化管理后,银行理财将不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品。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还强化了资本计提要求,要求管理费的10%计入资本金,达到产品余额的1%以后可以不提取。此举强化了资产管理机构应对风险时的偿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