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持续加息,让很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
而香港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港元须与美元保持稳定的兑换关系,即美元上涨,港元也要上涨。
香港为了维持港元兑美元的汇率,需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储备的不断流失,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考验。
最大的考验是什么呢?
听我慢慢说来。
自 1983 年起,港元就开始与美元挂钩,建立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至今已有快40年的历史了。
这种汇率制度是如何运作的呢?
简单说就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事实上的香港央行)会把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7.75港元~7.85港元之间。
自 2005 年以来,这种兑换关系从未打破。
当港元上涨或下跌至两端的上下限时,香港金管局会通过买入或卖出美元的方式干预汇率。不能让汇率超出这个区间。
现在问题来了。
在港元下跌的情况下,香港金管局为了不让汇率低于1美元兑7.85这个区间下限,就要进行干预——卖出美元,买入港元。
换句话说,就是香港金管局用自己的美元外汇储备,向商业银行购买港元。
这个操作会造成整个香港银行体系中港元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就会下降。这就是被动进行了货币紧缩。
从今年5月11日至7月下旬,金管局共买入 2,086亿港元,余额缩水一半以上。流动性收紧推高了当地的借贷成本。其效果相当于加息。
这会给香港的商业、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为香港的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完全开放的经济体,贸易和物流是其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国际投资者将资金存放在香港,因为港元相对安全且易于兑换——投资者持有港元,也就相当于持有美元,用港元做生意不用担心对美元的汇率损失。
这也是香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首要原因之一。
打破挂钩会破坏整个香港的经济范式。
问题在于,港元和美元的汇率是同步的,但是两地的利率却有差异。
当港元的借贷成本与美国不同步的时候。例如,在美联储开始大举加息后,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与美国同业拆借利率(美元Libor)之间的差距显着扩大。
美国的利息更高,那么大家当然会钱流去美元,于是,交易员借入港元,然后购买美元以赚取更高的收益率。
这就是所谓的套利交易,可以将本币推向 7.85 港元的弱势,促使金管局进行干预。
随着香港金融管理局从金融体系抽走资金,一个月期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自6月份以来连续升至两年高点。尽管如此,1个月期Hibor仍落后于6个月期Hibor约150个基点,两者之间的息差接近199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水平。
这意味着,交易员们可以安安稳稳地赚取两者的利差收益,而不用担心汇率损失(港元挂钩美元),这是妥妥的无风险套利。提款机。
只要这个利差存在套利空间,那么交易员们就很开心地做空港元兑美元。
这也意味着,香港金管局需要抽走更多资金,将本地利率推高至足以防止资金外流的水平,并抵消美联储(fed)加息所推动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吸引力。
刚说过,自5月11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购买了2,086亿港元(合266亿美元)的港元,使金融系统的港元总余额减少了一半以上,至1,292.9亿港元。高盛认为,当Hibor总余额低于1,300亿港元时,Hibor将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香港还将被动加息。
香港官员说不。
政司司长陈茂波在 7 月表示,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约 4400 亿美元,相当于港元货币基础的约 1.7 倍——足以维持与货币挂钩。
他表示,港元利率将“逐步上升”,减少资金外流。他说,随着利率上升,业主的按揭还款负担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他补充说,楼价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
此前,在全球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压力以及时任总统特朗普领导下的美中紧张局势期间,曾出现过持续的资金外流时期。陈指出,中国央行也可以通过货币互换额度提供美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
香港与美元挂钩的设计者、现为国际货币监测机构独立顾问的约翰格林伍德表示,由于香港有一个专门负责维持挂钩的货币发行委员会,而不是执行国内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所以“投机港元总是失败的。”
支持港元挂钩美元的因素有很多。
最关键的是,美元是完全可兑换的,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自由交易。人民币目前不符合这个要求。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也占据主导地位,而人民币在提升储备地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香港事实上的央行行长余伟文表示,钉住汇率运作良好近 40 年,并且没有计划改变它。然而,香港多年来倾向于采用促进与内地跨境贸易的货币安排。
包括安德鲁蒂尔顿在内的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在5月写道,如果香港更多地融入内地,将本币与人民币挂钩“可能是一种长期的可能性”。当然,前提是人民币在香港和国际上被更多地使用。
正如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经济学家兼助理乔治·马格努斯所说:“是否要保持钉住汇率制是中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