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1980年间,美国的通胀同样很高,一度达到14.8%,美联储同样采取加息的方式,当时的黄金从每盎司38美元飙升到了600美元以上。
如今美国的通胀率8.3%,同样加息了5次,黄金的期货价格从3月份的2000美元高点,跌到现在的1646.6美元,跌幅达17.7%,而且机构预测,随着美联储的激进加息,黄金还会持续下跌。
同样的环境,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
1、黄金并不一定“抗通胀”
1980年前黄金迎来了大涨,似乎并不是因为市场因素,很多是因人们对“黄金抗通胀”的观念和情绪在其中。
从1980年1月黄金上涨到653美元/盎司后的十年,美国的CPI上涨了70%以上,而黄金却下跌到了366美元/盎司。
到2000年1月,CPI仍然翻倍,黄金的价格却是跌到了300美元/盎司,直到2006年,才再次回到600美元/盎司附近。
由此,人们意识到黄金的保值性很强,但需要持有三四十年以上,短期内它就是一种商品,会根据供需关系和资金量的多少而上下波动。
2、“稀缺性”并不只是黄金才有
如今,美元受益于美联储加息的利好,“人为”地为美元制造出了稀缺性,备受投资者的追捧,而这比黄金和比特币以数量为限的资产,更能抵抗通胀。
现在不只是实物黄金,就连被称为“数字黄金”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从去年11月的67000美元,回落到19029美元,跌幅超71%。
说明美元并不一定是数量上,少于这些资产,但在被制造的紧张程度上,要远远高于他们,使得很多投资者将美元当成了短期抗通胀的“避风港”。
3、与美元走势和经济下行预期有关
我们知道,黄金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元走强就意味着,流向黄金投资的资金会减少,黄金的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美元贬值,流向美元资本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黄金就会上涨。
可以说,黄金的价格与美元指数是反向变动的,如果它只是一种商品,那么通胀来的时候,它应该也会涨价。
但作为一种无息资产,当美元的利率上升时,黄金的价格随之下降而不是上升,其只与利率有关,与通胀关系不大。
黄金又是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和主要的支付手段,与美元是“竞争”的关系,当美元的信用下降,各国的央行就会将外汇储备的美元替换成黄金,储备的需求上升,也会带动金价的上涨。
所以,决定金价涨跌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很复杂,而抗通胀的功能,在里面却是微乎其微的,难怪2013年时中国大妈疯狂争抢黄金,现在金价连续下跌,也不再着急了。
投资黄金其实要看运气
如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持有至今,50年的时间,金价上涨了43倍,年化涨幅就是86%。
如果从80年代持有至今,40年的时间,涨幅就只有2.5倍了,年化涨幅6.25%,也还不错。
如果从2000年持有至今,20年的时间,涨幅有5倍,年化涨幅25%,由此看,黄金并不是买得越早,就赚得越多,关键还是要看持有的成本,和未来世界经济的预期。
所谓“乱世黄金”,说的不只是避险能力,也有预期的成分,你是否认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