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招季已拉开帷幕。智联招聘延续对就业市场的监测,将连续每周发布《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此为第一期。对于备受关注的薪资,节后首周平均招聘薪酬10038元/月,集成电路行业首次登顶。其中,深圳薪酬水平为12256元/月,位列全国第三。
超7成企业信心恢复,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
智联招聘春节后面向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40.4%的企业对春节后经济形势非常有信心,31.5%表示比较有信心,共计71.9%的企业看好经济走势,对经济发展具备信心。表明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全力拼经济政策信号的释放,企业信心明显提升。
从人才端看,春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两位数的增幅表明了求职者参与春季招聘的热情。智联招聘将继续从人岗供需两端予以监测,持续追踪春招季招聘求职变化情况。
大数据显示,春节后开工第一周, 酒店/餐饮、娱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等“假日不打烊”行业招聘职位数快速反弹。其中,酒店/餐饮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排名各行业之首。娱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5.4%、1.7%。受防疫优化调整影响,叠加春节消费需求释放,上述行业业务量迅速上涨,带动招聘需求快速上升。
另外,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新能源/电气/电力行业发展,在节后第一周,该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21.6%,排名各行业第二。
春节后第一周,客货运司机/乘务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85.2%,排名各职业之首。旅游服务则以58.9%的增速排名第二。“放开”后的交通运输更繁忙,旅游业需求量增大,促进相应岗位招聘需求激增。
主播带货已成为时下流行的营销方式,主播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4.4%。节后复工以来,制造业岗位需求也快速增长,普工/技工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2.2%。
医药行业投递增速第一,物流、新能源成人才磁场
哪些行业在春招季受到求职者欢迎?数据显示,医药/生物工程以43.5%的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排名第一。抗疫三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医药产业发展备受看好,进入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工作,成为许多求职者的职场愿望。
其次是物流/仓储、新能源/电气/电力行业,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3%、39.7%,受线上交易、“双碳”政策等影响,求职者进入这些行业的热情高涨。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集成电路行业,行业薪资提高、人才吸引力增强,春节后首周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投递增速达36%,就印证了行业的“磁场”效应。
从投递增速排名前列的职业看,技术岗位投递热度明显升温。生物/医药研发、前端开发、芯片工程师等技术“硬核”岗位,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均超100%。此外,普工/技工、化工研发/化验/检验、测试工程师等岗位也备受求职者青睐。技术岗位求职趋热,也体现出求职者的知识技能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升。
节后首周平均招聘薪酬10038元/月,集成电路行业首次登顶
节后第一周,企业招聘的平均薪酬为10038元/月。分行业看,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平均招聘薪酬排名第一,达到14042元/月。这也是该行业首次占据招聘薪酬榜首。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近年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人才薪资待遇明显提升,“钱景”优于其它行业。
其次是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招聘薪酬高达13523元/月。计算机软件,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银行,保险,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仍位居高薪TOP 10行业,与去年一致。娱乐/体育/休闲行业在主播岗位的带动下新晋上榜,跻身“万元俱乐部”。
高薪职业中,芯片工程师薪酬为25695元/月,排名第一,薪酬水平超过去年排名第一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工智能工程师人才缺口大,不少企业通过高薪引才,春节后第一周平均招聘薪酬为21585元/月,排名第二。高级管理则以21058元/月的薪酬位居第三,同样进入“2万元职业序列”。
今年春招季的高薪职位仍以技术型为主,如通信及硬件研发、软件研发、移动研发等。金融类人才的薪酬水平也较为可观,如投融资经理、银行及金融服务。
北上深杭薪资稳居前四,10城薪资过万
分城市看,北京以13141元/月的薪酬蝉联全国第一。上海以13075元/月的薪酬保持全国第二。第三名和第四名仍然是深圳和杭州,薪酬水平为12256元/月和11647元/月,与去年排名一致。
薪酬过万的城市还有南京、广州、苏州、珠海、厦门和宁波。总体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薪酬水平普遍偏高,东北地区城市薪酬排名仍然摆尾。
与2022年春招季相比,今年春招季求职者选择工作的侧重点有所变化,稳定性成为求职者的共识。其中,看重“工作稳定,没有被裁风险”的求职者占比33.9%,高于去年的26.8%。追求“离家近,通勤时间短”的占比26.9%,高于去年的24.4%。重视“人际关系简单,没有职场‘宫斗’”的占比29.2%,高于去年的28.5%。
与此同时,向往“平台大,升职空间大”的求职者占比34.1%,低于去年的42.6%。而注重“热门行业,择业机会多”的求职者占比18.5%,低于去年的19.5%。可见,求职者的择业倾向从“求大求热”向“稳定安逸”转变。
【记者】李定
【作者】 李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