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融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李彤)“2020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累计投放信贷达到4万亿元。截至7月末,为各类企业办理延期还本贷款约1700亿元,涉及小微企业8万余户。”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建设银行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提供更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正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围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田国立进一步表示,当前现代科技与金融的连接越发密切,推动了金融模式的改变,直接决定着未来金融资源的配置。同时,新时代也要求银行机构担当更多社会责任,以更稳健务实的作风,构筑重心下沉的发展基石与扎实牢靠的风控藩篱,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贷发力重点领域,实现资金精准直达”
让资金直达实体经济,需要围绕市场痛点堵点对症下药,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田国立介绍说,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建设银行围绕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产业,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截至8月底,建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超1.3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4000亿元;制造业贷款1.4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1900亿元。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整套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建立。以支持民营企业为例,田国立说,“我们建立了长效机制,解决‘敢贷、愿贷、能贷’的问题,实现扩面、上量、提质,总行加大了KPI考核力度,清晰传递政策导向;健全了尽职免责机制,解除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的顾虑。”
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今年以来各银行大力推动减费让利。田国立认为,短期看会对银行业盈利造成影响,但长期看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市场主体良性经营,有助于银行业稳健发展和风险防范。
“当前,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主要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融资‘直达性’、减少收费实现的。”他说,通过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建设银行加大LPR应用,推动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并积极应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等工具,精准纾困惠企。
“以数字技术重修金融‘水利工程'”
数字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金融功能与运行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呼唤新金融,新金融必然产生并服务于新时代。田国立表示,银行属于服务业,要实实在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回应市场需求和客户期盼。
“新金融要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更是新金融的试金石,客观上加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田国立说,“数字金融不是简单将传统金融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我们常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活水’,当前需要以数字技术重修金融‘水利工程’,引流灌溉实体经济的田间阡陌,提升金融服务的直达性和公平性。”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18年4月,建设银行在国有大行中率先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如何更好使得金融活水通达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是建设银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田国立认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机构以全新的方式来修筑“水利工程”,给金融供给带来新模式、新业态。
“通过5G与客户建立更迅速、更直接的连接,构筑一张‘水网’,利用大数据掌握各个用水点的真实需求,以云计算灵活调度水源,通过人工智能判断和调节供水能力,借助区块链保证每个节点与终端的信息一致。”田国立说。
实践层面的探索已经有序开展。近几年,建设银行借助5G技术探索“消息即服务”模式,在疫情期间将柜面服务搬到线上,为客户提供了全新体验;借助大数据,提升了全景客户立体式画像能力,可以更好地对客户进行需求洞察、风险测度和产品定制;借助人工智能,打造企业级智能平台,提升了业务协同和办理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探索智慧生态应用;借助云计算提供社会化应用云端服务。
“以往银行不愿意做普惠贷款,与其说不愿意做,不如说不敢做和不会做。”田国立介绍说,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具有“短、小、频、急、散”的特点,建行原先每年的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只有100-200亿元,不良率高达7%-8%。
通过引入现代金融科技,建设银行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的客户信用画像,建立反欺诈、评分卡、授信评级等一系列模型,在有效识别和管控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银行服务效率和客户申贷获得率。
“2018和2019年,当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分别超过2000亿元和3000亿元,今年3月成为全国首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商业银行,新模式贷款的不良率也控制在1%以内。”田国立介绍说,目前“小微快贷”等系列线上产品和建行“惠懂你”APP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覆盖小微、“双创”、涉农、扶贫等领域,引导资金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在数字化时代,银行经营正在向场景和用户驱动转变,重在‘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田国立说,下一步建设银行将借助现代科技建设新金融“水利”基础设施,引金融源头活水涵养宜业的“雨林生态”。
“金融要承担更大责任,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化解社会痛点、赋能社会进步,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
田国立认为,金融承担着社会治理中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直面诸多社会难点与痛点问题主动作为,特别是在“三农”、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实际上正是未来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近年来,建设银行不断探索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价值取向和功能更新。他说,“我们建立了开放共享的住房租赁平台,覆盖94%的地级以上城市,线上房源超过1700万套,希望以此缓解社会住房刚需;在1.4万余个网点打造‘劳动者港湾’,累计服务约7000万人次;开放式建设‘建行大学’,累计举办7800余期‘金智惠民’培训班;开发了‘民工惠’平台,服务覆盖400多万农民工,保障其按月足额领到薪水;建成乡村‘裕农通’服务点超60万个,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田国立坦言,“刚开始推‘住房租赁’时阻力不小,大家有疑问:这能有什么效益?其实,建设银行就是想帮助老百姓解决住房难问题。还有建‘劳动者港湾’,最初想法是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个歇脚喝水上厕所的地方,这些都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对社会尽到的一份责任。”
技术是手段,服务才是内核。在田国立看来,未来金融的竞争,是解决社会“痛点”能力的竞争,所有的“痛点”都是金融创新的契机。
“金融的宏大不是目标,金融的伟大才值得追求。只有基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思考,才能摆脱固有的思维惯性,进而发现新的金融逻辑。”田国立认为,建设银行在解决痛点、服务民生的过程中,将进一步下沉重心,努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如果还是‘唱着古老的歌谣’,金融就跳不出自我循环,跟不上新时代脚步。‘溉水渠成千耦耕’,要引灌金融之水,增进民生福祉,不辜负新时代。”他说。
附: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接受人民网金融频道专访文字实录
人民网:您如何看待,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在服务“六稳”“六保”工作上的创新和实践?建设银行在落实相关举措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田国立:今年以来,各银行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工作要求,助力疫情防控、纾困中小微企业、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复工复产。建设银行紧紧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加大信贷投放、下沉服务重心,以精准直达的金融服务助力决胜抗疫和经济恢复。
一是多措并举,加力服务实体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建设银行率先推出支持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十项举措”、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30条措施、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14条措施、支持湖北地区26条专项措施、支持稳外贸稳外资29条措施等,精准将信贷资源投放到疫情防控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重要项目。截至7月末,全行人民币贷款新增14,794亿元,同比多增5,808亿元,增速10.58%,创历史新高。
二是纾困救助,因户施策解燃眉之急。建设银行先后两次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利率优惠,累计下调0.75个百分点,湖北地区小微企业信用快贷、个体工商户抵押快贷等贷款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服务收费减免范围,共减免和优惠34项服务项目,并为客户代付部分中间环节费用。在前期将中小微企业和湖北地区各类型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至2020年6月30日的基础上,对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落实“应延尽延”要求,最长延至2021年3月31日。对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其他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大型国际产业链企业(外贸企业)等贷款做出延期还本措施安排。截至7月末,为各类企业办理延期还本贷款金额超1,700亿元,延期续贷服务惠及普惠型小微企业8万余户,办理金额超400亿元。
三是加大考核激励,赋能经营一线。落实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要求,将普惠金融纳入一级分行KPI考核体系,并持续提高考核权重。针对普惠金融贷款新安排专项激励费用,实施内部转移资金价格优惠。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平台等线上触达,同网点普惠金融专员线下服务相结合,推动经营服务下沉,目前建行各一级分行、地市级二级分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近1.5万个网点能够开办小微企业业务。
人民网:银行机构如何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建设银行在实现资金的“直达性”上,有哪些举措和思考?
田国立:今年以来,建设银行积极运用专项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市场主体实际需求科学把握投放节奏,创新畅通直达的融资渠道,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一是用好专项政策,全额保障重点客户资金需求。建设银行建立绿色通道并放宽再融资等业务办理条件,对纳入名单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专项用于疫情防控的贷款需求,给予足额保障并以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企业需求。调增并单列普惠金融贷款专项计划,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足额保障普惠客户信贷需求。截至8月底,建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超1.3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4,000亿元。制定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实施方案,建立国际结算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线上贸易金融服务推广,持续加强贸易融资等信贷支持,稳定跨境供应链和国际产业链。
二是加强前瞻研判,做好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助力铁路、民航、电力、能源等重点国计民生领域补短板,大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出台差异化信贷资源配置政策,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原则,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截至8月末,制造业贷款1.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900亿元。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加1,427亿元,增速12.13%。加快零售金融业务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推进汽车等大宗耐用品消费金融生态圈建设,助力消费加速回补。年初以来累计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投放信贷超过5.9万亿元。
三是创新数字化经营,快速响应小微企业需求。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创新数字化经营模式,整合多维度内外数据,形成小微企业立体式“信用画像”。创新“小微快贷”等系列线上产品和建行“惠懂你”APP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方便小微企业按需在线上支用、还款,申贷获得率提高到90%以上。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提供综合服务和融资支持。今年以来累计为产业链上下游的4.56万家民营企业提供2,608亿元网络供应链信贷支持,融资余额已达2,146亿元。
人民网:抗击疫情以来,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特别是对服务中小微企业,银行机构在产品和服务上,有哪些创新?请您介绍下,建设银行做了哪些工作?
田国立:疫情发生以来,建设银行围绕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出台“四专八举措”和“复工助企十八条计划”,通过加大信贷支持、提供延期续贷服务、实施价格优惠、便捷线上服务、综合融智服务等,为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金融保障,全力助力稳企业、保就业。
一是创新专属产品,融入生产经营场景。针对疫情防控全产业链,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创新推出“云义贷”专属服务,灵活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单户贷款最高3,000万元,大幅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联合地方政府创新推出“企业氧舱”,配套定制化金融服务和救助机制,为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供氧输血”。截至7月末,共对接救助企业17,848家,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440亿元,已为9,033家“入舱”企业提供信贷支持830亿元,其中为湖北地区8,707家“入舱”企业提供融资459亿元。
二是推动科技赋能,助力复工复产。推广企业线上经营工具箱,集成“建门户、找客户、管经营、发薪酬、云客服、快融资、管园区”七类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推广企业智能撮合服务平台,助力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创新“全球撮合家”跨境撮合平台,助力国内供应链“走出去”。疫情发生以来,平台上线14个语种“全球防疫物资专区”,已收集全球抗疫物资需求约10亿件,成功撮合各类医疗物资出口约1.6亿件。
三是丰富服务手段,营造共生共荣生态。创新推出“创业者港湾”,与政府部门、知名创投、孵化机构、产业园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合作共同服务小微企业。依托建行大学实施“百万普惠金融创业者培训计划”,直接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培训,目前已惠及117万人次。推出“线上菜篮子”服务,在疫情期间既帮助小微商户线上经营又方便百姓居家购物。对接地方政府平台,服务民生工程项目,拓展“民工惠”“裕农通”等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支持乡村抗疫和农业生产。
人民网: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在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上,您对“金融扶贫”有哪些思考?建设银行在“金融扶贫”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田国立:近来年,建设银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发挥金融力量推动形成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党建引领、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服务网络延伸、公益扶贫带动、综合化扶贫支持的金融大扶贫格局。2020年,建设银行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评选的“最佳精准扶贫贡献奖”。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总分支行“四级书记抓扶贫”、总分行部门与扶贫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纪检监督同步跟进等机制,促进了各项扶贫举措精准直达、抓实落地。每年召开全行范围的扶贫工作会议,各级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贫困地区,督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搭建“云端”党建学习和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建行无偿援建的“智慧政务”平台提升农村政务、公共服务、配套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延伸连通农村“三资”等平台,便利农户和企业生产经营,协助“村两委”提高履职能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推动科技下乡,发挥消费扶贫带动作用。依托企业智能撮合、供应链综合服务等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供给与城市居民“菜篮子”“米袋子”需求精准对接。聚焦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深贫地区、建设银行总行定点帮扶的安康一区三县,内外联动创新开展消费扶贫,2020年已通过善融商务平台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1.3亿元。与33家央企共建扶贫馆,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探索实践“两馆一卡”特色模式,用金融创新手段释放首都消费扶贫潜力,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发卡量已超100万张。
三是深化产业扶贫,把现代生产方式引入乡村。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建设银行制定实施《“跨越2020”金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推出“N 贫困户”产业扶贫业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增信、信用主体增信、核心企业增信、组织管理增信等路径,加大网络供应链、民工惠、小微快贷、新社区工厂贷、扶贫小额信贷、女性创业贷等产品的创新应用,构建新型农业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建设银行产业扶贫贷款1,00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3万人。
四是下沉服务网络,打通金融下乡“最后一公里”。坚持渠道资源向县域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已在国家级贫困县开设网点914个,设立自助银行2,223个,布放自助柜员机6,940台、智慧柜员机3,906台。大力推进“裕农通”服务点建设,累计建成服务点62万个,覆盖52万个乡村。创新“扶贫助贫”特色劳动者港湾120个,融合地方特色产品推广、劳动者用工及培训信息发布、扶贫政策及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等特色功能。
五是扶志扶智济困,激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动能。依托建行大学“金智惠民”平台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截至8月末,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22万期,惠及277万人次。创新格莱珉“女性创业贷”、村民“道德银行”、诚信积分等模式,探索将其融入到农村普惠贷款模型和信用评价体系中,促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持续开展“母亲健康快车”、“高中生成长计划”、建行希望夏令营、员工支教公益行、“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等系列活动。
六是汇聚集团合力,构建立体化扶贫体系。设立“建信联合精准扶贫慈善信托”,汇集集团子公司捐赠资金定向用于扶贫项目。发行扶贫理财产品110亿元,专项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为安康6家医院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助力提升当地诊疗水平。创新“信贷 保险”“信贷 期货”“保险 期货”等多种模式,帮助农村经营主体有效管控风险、降低经营和财务成本,增强农村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外部协作,与多家央企建立扶贫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全国工商联共同推动“万企帮万村”行动。
人民网: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正在深刻影响着银行机构的布局和展业。在数字化发展上,您如何看待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围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银行有怎样的实践?
田国立:金融、科技、产业三者的深度融合,将创造出新的价值,再造银行的动力引擎。近年来建行在这方面做了先行探索。
一是高平台实施金融科技战略。建设银行积极探索适配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2018年正式实施金融科技战略,并率先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科技板块从过去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科技队伍成为业务创新与管理变革的“主战部队”。在服务自身业务发展创新的同时积极赋能同业和社会,并带动社会众多科创公司参与项目研发,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合作的金融科创生态,也使得研发效率和转化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承建项目997个,被毕马威列入年度“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榜单。
二是全方位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建设银行创新5G 智能网点和客户经理云工作室,综合运用高清音视频、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基于数据资产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以全景客户画像为核心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实现对客户的需求洞察、风险度量和产品定制的数据服务能力。依托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知识图谱、流程机器人等技术,完成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支持116个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十大业务领域27个业务场景落地区块链应用。
三是多渠道赋能社会现代化治理。建设银行依托长期形成的数据清洗、系统架构等专业能力,无偿帮助地方政府建设智慧政务平台,目前已与28个省级、130个地市级政府等签署合作协议,部分省市“互联网 政务服务”“互联网 监管”平台已上线运行,在提升治理能力、方便百姓办事、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好效能。
人民网:2020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任务更加复杂艰巨。您认为,金融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间的平衡?
田国立: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建设银行持续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风险管控体系,努力使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一是优化信贷结构,主动管控资产质量。建设银行坚定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信贷资源投向先进基础设施、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加强客户选择、授信审批优化等方式,从源头上防范“灰犀牛”等风险隐患。坚持实质风险判断原则,前瞻、审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性影响,充足计提拨备,加快加大不良处置,平稳有序释放风险。
二是完善风控体系,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边界。近年来,建设银行综合大数据、评分卡技术和风控专家经验,搭建了数百个线上风控模型,建立起智能反欺诈拒险、大数据模型排险、系统机控防险、可视化监测判险、预警催收避险、专业处置化险“六位一体”的智能风控体系,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判断的落后风控模式,自动、实时、精准、敏捷的风控体系确保了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造开放平台,构建风险共治新生态。建设银行积极推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开放共享、赋能社会,以共管共治形成“大概率思维”,更好地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截至7月末,建行开放共享“慧”系列零售风险计量技术已惠及92家金融同业,累计为1,859万笔业务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快速提升风控能力,协力守牢风险底线。
之一
之二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