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后”人口高达2.39亿,“70后”人口有近2.17亿,总数超过4.5亿。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攀升,国民理财需求逐步被唤醒。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9年,财商教育行业企业注册量增长超6倍。截至目前,在相关服务平台上搜索“财商教育”相关企业近8000家。
中国结算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投资者数量为167.68万,环比增加98.48%;期末投资者数量为2.1465亿。时隔四个月,市场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再破百万。
随着“60后”“70后”陆续步入退休阶段,“再就业”“投资理财”成为了该群体中的高频热词。然而,近年来各种金融诈骗案例层出不穷,中老年人中招的比例非常高。由于中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理财知识也比较薄弱,很容易掉进不法分子的陷阱之中,老年金融理财教育的缺口亟需解决。
不同于“40后”“50后”,“60后”“70后”群体庞大、资产充足、投资者教育基础优质,市场潜力巨大。微淼财商教育相关教师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对经济安全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学习理财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增加经济安全感,帮助中老年人了解投资市场和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增加收入来源,此外,学习理财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中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再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中国退休人员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重返就业市场的老年人中,近半老年人是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三成多老年求职者希望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还有19%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然而,中老年群体就业也面临着多种问题:一是岗位年龄限制,招聘市场普遍存在一定的“年龄偏好”,“60后”“70后”人群再就业空间已提前被压缩。二是求职渠道单一。由于中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渠道匮乏,大多就业渠道主要依靠线下介绍等。三是就业选择少,供需错配矛盾突出。目前,中老年人再就业除了少量高薪返聘之外,大部分仍集中在无技术要求、薪资低、体力要求高的岗位上。
对于60岁的陈刚而言,他已经在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排兵布阵”。回顾过往经历,他进过工厂,做过维修、销售,再转行做金融,近四十年的工作中,陈刚有过很多尝试,也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正是这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陈刚对退休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他想系统地学习金融理财知识,重新认识“钱”。
60后到底该如何理财?陈刚有一套自己的“理财经”。
“我明年就要60岁了……2018年离开工作多年的国企去到了金融公司。当时销售、管理能力还可以,但是对金融完全不懂,就萌生了学习的想法。”一本《解读巴菲特》,使陈刚对金融理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着对金融知识的热爱,他透露,自己曾在一年时间内考下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证。
谈到投资,陈刚认为,多元化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他解释,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这个篮子掉了,我们就会失去所有的鸡蛋。“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类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和另类投资等,即使一个投资类型出现亏损,其他投资类型的回报仍然可以弥补亏损,从而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陈刚通过底层逻辑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投资前他会思考:股市的本质是什么?股市为什么会怎么样?“一赢二平七亏”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同时,日常他也会分析:每只好的股票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通过企业报表来判断它是成熟型的还是成长型,然后通过它的商业模式来分析这个投资标的以后的走势如何?是具有长远价值的吗?是值得长期投资的吗?
“我们经历了一个时代,只是没有学就去实践”
对于早一批创业的“60后”来说,比起理论知识的支撑,他们敢于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收获了别样的风景、开辟了新的空间。他们更多是通过充满活力的干劲以及对市场敏锐的嗅觉获得了“第一桶金”。
然而,没有充分的理财认知,没有意识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财富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陈刚感叹,应早点接触财商知识。他表示,没有系统化地学习过对金钱和投资的认知,就无法明确得知该如何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保值或者增值,更无法在千变万化的投资市场里游刃有余地投资。
在个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之下,陈刚偶然间点开了微淼的《小白训练营》。从小白课程到财报的学习实操,再到更深入的商业模式课程,陈刚发现在一段课程结束后收获满满,对“钱”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这让他对微淼有了“相见恨晚”之感。
理财魔方发布的《2022年居民理财行为洞察报告》透露,理财投资者中,50岁以上人群占比为20.7%,他们在固收理财、股票、国债、私募、信托等金融产品配置占比均超其他年龄段投资者。
经过时代浪潮的洗礼,中老年群体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对财富管理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具备了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意识和学习能力。
在陈刚看来,吸取更多知识便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他回忆道,此前,在当店长负责管理多个部门的同时,便从不放过每一次职业培训的课程。
随着理财课程的持续,陈刚找到了自己“再就业”的主要方向。
“现在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陈刚表示,很庆幸自己从没有选择躺平。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并非仅仅体现在理财技能方面,日常交流中,陈刚也能明显感受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力量。
通过这一段学习以后,陈刚发现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也发生了变化。学习后的认知感和成就感,导致他和朋友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多。他透露,自己学会了在聊天的时候拓宽话题的深度,并且掌握了聊天话题和内容的主导权。
耳顺之年不能“耳顺”,反诈意识要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盯住中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利用金融、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频频实施电信诈骗活动,中老年人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危人群”。有数据表明,电信诈骗受害者中老年人占比80%。
数据还显示,近 5 年来涉中老年人诈骗案件数量和犯罪数额均大幅增长,涉及领域包括养生保健、投资理财、文物收藏等,其中养生保健领域的案件占比最多,共计 17 件案件,占比超 4 成。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中老年人群体关注养生、健康、理财等问题的迫切需求,利用他们缺乏电信网络诈骗识别能力、证据留存意识不足等弱点实施诈骗,进行虚假宣传、夸大承诺,再加上洗脑的诈骗销售语言,让人防不胜防,同时也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造成严重损害。
曾有新闻报道称,某独居老人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为老年健康服务中心的讲师,通过免费发放礼品吸引老年人,并拉去销售地点,以此获取老人的信息。通过开设讲座、虚假检测等方式,开始吹嘘某种理财产品收益飞快,骗取老人的信任后,老人稀里糊涂花了十万余元购买此产品。事后家人来看望老人时发现情况不对,但已经无法联系上这位 " 讲师 ",随即报警。
不同于金融知识薄弱的中老年群体,陈刚表示,金融知识方面的教学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他认为,不必对电信诈骗产生恐惧。“电信诈骗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心态很好,结合老师平时讲到的长期主义,我认为自己并不需要短线(炒股)的这种‘一夜暴富’。”
微淼联合创始人孙延芳也曾表示,财商教育在如何处理金钱、改变不正确的金钱观、提高财富管理意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微淼深耕财商教育六年来,一直把识别各类金融骗局如:股票投资骗局、互联网金融传销骗局、房地产投资骗局等贯穿在财商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始终,让学员在学习财商知识的同时提高金融反诈能力,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钱袋子”。
“终身学,我还是个小学生”
认知决定高度。
读书不仅仅可以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它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和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也在经历着一场升级。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在退休之后选择全新生活方式,如学习一门乐器、一种语言、一项技能,通过丰富的学识让自己更有自信面对生活。
“终身学,我还是个小学生。”陈刚称。
对于金融理财知识的学习,陈刚认为,中老年人学习理财是“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午从夕阳开始”。哪怕是夕阳年纪才开始学习也为时不晚,他表示,正因为有了几十年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与体验,才更能理解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真正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巴菲特的财富曲线为:21岁,1万,25岁,14万,34岁, 400万,43岁,个人财富3400万,52岁,个人资产为3.76亿美元,58岁38亿,66岁,178亿,84岁,637亿。从统计来看,巴菲特90%以上的财富,都是在60岁后获得的。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道。”巴菲特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
正如微淼的教学方式,从理论到实操,再到商业模式的熟练运用。陈刚认为,从底层逻辑开始铺垫的教学模式让他身为一个“老年人”在学习中并不会感到吃力,反而乐在其中。通过正规的学习,陈刚称,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资本市场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对于选择微淼,陈刚给出了一个最直观的原因:真实。“老师的上课内容结合都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有实实在在的案例,通过数据说话,是实打实的教财商,并且很多内容在现实生活和投资中都看得见。”陈刚认为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物,同时他提到,“老师会强调课堂上使用的案例仅是作为教学案例,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并且也不会推荐大家购买产品或者股票。”
由于起步晚、推行形式单一、行业缺乏监管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对财商教育产生了一定误区,认为只要学了理论知识就可以轻松地实现财务自由。实际上,成功的财务管理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在这方面,微淼认为,普及财商素养不只是财经知识的传授、经济现象的解读、理财能力的培养、财务的增值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拓宽学员对金钱、对投资认知的宽度,推动学员对于经济、金融行业认知能力的广度,从而有能力达到提升自身发展的目标。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