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国资厅发监责〔2023〕10号》。提出高度关注房地产信托、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非主业投资等存在风险,针对性提出管理提升建议,更好发挥责任追究工作“防未病”作用。
点评如下:
1、该政策的目的是,持续深化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防范地产风险是重中之重。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经济稳定和转型,防范风险,央企在防风险方面无疑要扛起责任,特别是在股权投资、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对外担保、金融业务等领域,合规经营方面,应起到带头作用。
2、央企有资金优势,特别是具有金融牌照的央企。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紧迫,给出的融资利率比较高,存在部分央企、国企通过表内外的各种渠道,投给地产企业的现象,不仅推高了地产的杠杆率,扩大了地产的风险,其投资本身也有风险。
3、央企给地产融资,本身也给市场传达了“安全”和“背书”的信号,其他市场资金也趋之若鹜,导致违规融资、违规投资在地产行业愈演愈烈,表现在开发商通过信托、明股实债、私募、代持等方式的融资规模非常大,而且具有隐蔽性,导致地产本身的风险被低估。
4、近期,国家对于央企在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国有资本估值水平,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并发挥稳定和转型的主力军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视。这就必须要提高央企经营的规范性,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短期的盈利、长期的风险”。因此,这个政策本身也是从严控制地产融资,开正道、堵歪门,贯彻穿透式监管,意味着地产违规和过度融资的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