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中,打开一只股票的K线图,如果不是碰巧它结束了一个走势类型,那走势类型的划分自然就要分成两块:“前面已完成的走势类型划分”和“当下正在进行的走势类型研判”。
举个图例,这个股票前面的下跌走势有两个高低点有重合的中枢,可以看成是一个大中枢(红色),也可以看成是两中枢,总之,下跌背驰后股价开始了新的上涨。模糊缠论是不纠结前面那两个中枢有重叠该如何处理的,反正就是中枢。白色箭头线所画的下跌走势我们可以暂时当作它完成了,而后面的黄色上涨走势是没有完成的。
实战中,可以假设图中白色箭头所示走势已经完成,然后观察当前未完成的走势,显然是处于类二买位置但买点并未确认(因为当前30F一笔下并未背驰),如果后市次级别下跌结构发生背驰,股价转为向上,按技术进场就行了。至于再往后走股价会不会去创新低,不是当下买点要考虑的问题,见到买点,买就好了。心里要有它后市可能创新低的心理准备,其他的交给后续去跟踪观察。
如果看到一只股票时碰巧它前面走势类型刚好完成,那就意味着它正处于第一类买卖点上。判断一个走势类型的完成,一定要结合区间套,也就是相邻的至少两个级别的走势都走完并背驰,这个不是今天探讨的重点,先按下不表。
要划定已经完成的股价运动走势类型,并研判当下正在进行的走势类型的情况,会涉及到缠论的“同级别分解”和“走势多义性”两个概念,今天结合一些案例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
同级别分解前面文章也介绍过,就是始终在同一个级别的图上进行走势分解。
假设我们是做30F级别的操作,那么就在30F图上观察股价的走势,一个下跌走势类型完成就进场,一个上涨走势类型完成就离场。换句话说,哪怕一只股票的走势是日线的中枢大震荡,但放到30F上去看,它上涨那一段就是30F的牛市,它下跌那一段就是30F的熊市。
上图为中国交建 日线图,一眼可以看出它处于日线的中枢震荡中。不用到次级别(30F)上去看就可大致看出上涨或下跌是有内部结构的,也就是次级别的某种走势类型。注意图中最后一根黄色箭头所示的下跌走势是“未完成的”,虽然看内部结构有背驰迹象,但并未经由新的次级别上涨走势来确认。
下图为中国交建30F图,我们可以看到日线上最后一段“下”在30F上是两中枢趋势下跌,所以对于操作30F级别的人来说,它这一段就处于30F熊市中,等30F下跌完成后则构成新的买入机会。
图中两个中枢我画的并不严格,这是模糊缠论的特色。前面文章讲过“一眼识图”的技能,也就是融会贯通了缠论的“笔、线段、中枢”概念之后,看到一张图,一眼就能辨别出它哪里发生过多空双方的争夺(中枢)?哪里是某方势力一边倒?走到当前位置,强势的那方力量是否衰竭背驰?只要明白了缠论中枢本质(多空交战地带),“笔或线段”画得是否精确,中枢的级别是否经由递归出来相等或不同,这些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我们要的是快速分析的实战效率,而不是理论精度。
从上面30F图来看,这只股经过两中枢下跌后,目前正在走下跌背驰段(即c段),这个c段是否完成,要到5F图上去看。今天重点不是分析某只股票的交易机会,所以不深入探讨如何判断该股的背驰一买,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观察和思考。
明白了同级别分解的道理,其实大市到底是牛市、熊市或猴市都不是太重要了,只要你所操作级别的个股发生本级别买点就可进场,发生本级别卖点就可离场。
在真正单边上涨的大牛市里,你的操作级别要放大,别一个30F级别上涨背驰就跑了,而在熊市里操作级别要缩小,涨升期望值不能太高,有时进场后一个5F上涨走势完成就可以离场,然后再找机会。这是经验,靠自己实战积累才能用熟。
现在来看一个日线“同级别分解”的实操案例:(注意,实际操作是按照内部的30F走势类型进行的)
图中走势可分为三个类型:
1、两中枢趋势上涨;
2、线段下跌(蓝色);
3、线段上涨。
先看第一段趋势上涨,假设一买、二买或类二买进场,后面一直可以拿到绿圈的趋势背驰卖点离场,中间可以进行一个小操作,就是在构筑第二个中枢的那笔“上”没有创新高时减仓,接着回落发生第二个中枢的类二买时加仓。这个趋势的c段,内部还有个粉色小中枢,实战中如果没有及时在绿圈离场,那么后面一旦打回这个粉色中枢就要走人。
再看第二段蓝色的线段下跌,日线一笔下(内部30F)没有明显背驰,不考虑买进。之后一笔上走了很久,但没创新高就再次回落一笔,这一笔下的内部有抵抗结构(小中枢),虽然这笔下的长度与前一笔下相比没有明显背驰,但因为内部结构有背驰,同时用MACD辅助来看也是背驰的,就可以试探性买入。
最后一段线段上涨。第一笔上虽然内部有个明显中枢但并未背驰所以不减仓,之后一笔下的内部盘整下跌背驰可以加仓,如果这个盘整背驰确定性不高,可以利用紧随其后的次级别二买来加仓。走到图形的最后一段上,明显内部盘整背驰,可以考虑先退出。
非同级别分解和走势多义性
上面那个案例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画法就不是同级别分解了,因为中枢有升级。即前面一个两中枢上涨,后来走线段下跌实际是升级了第二个粉色中枢而变为橙色大中枢,这个橙色中枢之前的走势就变为进入段(a段),后来发生了基于橙色中枢的弱三买,如果一直跟踪这个票且手里有底仓,弱三买当然是可以买的,或者在后面那个确认性更高的次级别二买加仓。
从这个非同级别分解案例可以看到缠论的“走势多义性”,也就是一个走势可以有不同的分解方法,但走势多义性不是走势的模糊性,不管怎么画,买点不会变成卖点,卖点也不会变成买点,所以从实战角度来讲怎么画都没问题,看操作者自己的惯。
我们再来看一个60F图的案例:
这个案例就不再用文字详述了,图中有标注应该不难理解。只是要注意,60F上分解的这些走势类型,在实际操作中其实是按照15F图来判断和操作的。
事后来看,这些图的分解都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认一个走势类型完成并进行相应的操作,一方面要靠区间套判断背驰共振的功力,另一方面还要有对整个市场脉搏跳动节奏的把握,同时还必须要克服心理障碍才可能做到相对完美的操作。
什么叫克服心理障碍?一个盘整顶背驰,如果心中期待还有第二个中枢走成趋势,那么很可能错过最佳卖点。等盘整背驰后股价都掉回中枢了,这时基本就排除了走上涨第二中枢的可能性,按理说应立刻离场,但因为这时的卖点已经比最佳卖点低了,心中若期望再给一个反弹高抛的机会,有可能就会捂着这个股票坐电梯下来。
反之也是一样,走势给出买点了却老是犹疑,等再三确认就变成了追高,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交易心理问题。这个不是本篇的重点,点到为止。
同样是这个股,我们再以它的日线图为例。前面一个盘整上涨没有背驰(小转大)开始下跌,到目前走了一个大中枢带一个小中枢的下跌,目前在背驰段中,是否背驰要去看30F和5F的走势结构。图中白色箭头线为月线笔,前面是月线一笔上,中间是月线一笔下,当前这一笔下完之后,是不是必然对应后面的月线一笔上呢?这个留给各位自己思考吧。
如果是大资金想做月线级别走势,就到周线上去观察一个股的下跌背驰情况,叠加日线的下跌背驰共振,在周线一买位置开始布局,并利用后面发生的二买加仓,然后等待观察月线一笔上的发生。
不管做哪个级别,道理是一样的,同级别分解做好了,就可以把股价走势分成一段一段来做,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降低操作级别,纯技术交易者是可以穿越大市(指数)牛熊的,只需按照你交易的级别做某个股票此级别的上涨即可。
最后再讲一下缠论“走势的多义性”。
“走势多义性”主要是描述不规则走势的动态划分和应对,其中包含“走势的生长”概念。走势的生长是说一个趋势第二个中枢可以被升级为更大级别中枢,从而使这个大中枢之前的走势转变为该中枢进入段,然后走势可延续原有方向,而不是趋势走完就一定走反向趋势。这个在前面“走势如花开花落”那篇文章介绍过,就不画图了。
用个案例图来看看“走势的多义性”:
这是一张日线图,可以看到都三中枢下跌背驰了,且第三个中枢离第二个中枢距离更近(这也是背驰的辅助判断方法)。如果最后那个下杀到17.25元的中枢离开段(d段)背驰不明显,还可以利用其后的二买进场。
现在看看它后面的走势:
可以看到,前面三中枢下跌背驰一买和二买之后,股价努力向上出中枢未果,又掉回了最后一个粉色中枢的区间,实战中可以利用线段背驰一卖离场,也可以观察到一卖打回中枢后,在再次反弹不新高的二卖位置离场。
重点是:向上出中枢未果,回落后就升级了最后一个粉色中枢为橙色中枢,升级中枢后,股价还可以继续下跌。这就体现了走势的多义性,股价走到当下已创了新低,显然走势就要重新划分了,不能再按前面“三中枢下跌完成”来画,目前走势演化成前面两中枢下跌是进入段,当前在橙色大中枢的构筑中。
实战中,当前这个橙色中枢构筑完成后,最终股价会向上或向下出中枢。
如果是向下出中枢则观察背驰,背驰是极好的买点;
如果是向上出中枢,实际有两种操作上的选择:
1、在当前这一笔下观察到背驰(且在中枢下轨附近)就可以买入,然后看后面能否向上出中枢;
2、等向上出中枢后发生三买,再考虑介入该股。
现在来回顾“同级别分解”和“走势多义性”这两个概念,其实都是缠论为了理论上的严谨和确保分类的完全性而提出的,真正搞懂缠论之后这两个词汇也是“无用”的。
在实战中,明确自己操作的级别,按照这个级别的走势并结合观察次级别走势的背驰,就可以做到正确地进出。
只有当大市发生明确改变时,比如熊市转入牛市或牛市转入熊市,届时就不要沉迷于同级别分解与操作,一定要考虑市场背景下的放大或缩小级别操作。
简单地说,大市转为牛市环境,对个股的操作可以从一个30F甚至5F买点入场,然后做日线级别的持有和操作;如果熊市来了,则需要等待日线或30F下跌结构的完成,然后只做30F或5F上涨就要及时离场。
来源:股林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