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鲍丹
期货和衍生品法于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期货市场具有配置资源的重要功能,这在资本市场相关法律中独树一帜,并突破了国内外理论界关于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功能的传统认识,在期货理论创新方面作出了“中国贡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深化期货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理解,对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期货市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深入推进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内涵特征
长期以来,行业内对于期货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认识,主要聚焦于微观运行层面,相关研究侧重于市场主体的日常生产经营领域;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后,配置资源功能受到全市场的广泛关注,业界人士结合期货市场近年来功能发挥情况及面临的发展新形势,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新的分析和阐释,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运行、宏观调控、国际贸易等中观宏观领域的视角,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其内涵特征提供了方向。
本文基于商品期货市场运行特点进行梳理归纳,认为配置资源功能主要是通过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功能的发挥,推动商品、资本等资源要素实现分配方式的优化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更好发挥在改善企业经营、畅通产业循环、助力宏观调控等领域的作用,提升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层面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效。在作用方式上,主要是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包括微观市场主体、中观产业循环和宏观经济运行等“三个层面”。同时,也通过与其他市场协作拓展深化功能,主要涉及银行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等三个领域。
二、作用机理
期货市场配置资源表现为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系统化过程,并能够与其他市场协同配合,作用领域广泛、内涵丰富。从商品期货市场来看,具体表现如下:
在微观层面,服务实体企业优化经营模式、管理市场风险,促进产销贸活动更加有序高效。一是预期价格引导生产要素配置。期货价格反映标的商品远期供求预期,可以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以我国期货市场当前期货价格预测未来3至6个月的现货价格,预测偏差不超过10%。企业能够据此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优化原料产品组合,实现要素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降本增效。二是套保业务推动风险优化配置。期货市场的独特交易机制,使实体企业能够通过套期保值有效转移市场风险,提升生产经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其他参与者则通过承担市场风险,获得了博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从而优化不同市场主体的风险收益组合,提升整体经济运行质效。
在中观层面,通过市场价格和规则体系的引导力,推动资源要素在产业链上优化配置、在区域间合理布局。一是创新产业模式促进产业链协同。期货品种覆盖诸多重要产业链,基于期货功能形成的“订单+期货”“基差贸易”等产融结合模式,能够高效匹配和管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利益耦合机制,稳定整体经营协作关系,为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保障,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二是期货标准提升资源配置效益。期货合约及交割品的标准化程度高,贴合现货企业实际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政策导向,能够倒逼企业提升经营规范化程度,促进标准化分级和优质优价,推动要素向优质高效的领域集中,实现资源优化重组和更有价值的利用。特别是在农产品等传统行业,“期货价格”已成为推动标准化生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三是交割布局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贴近市场的交割仓(厂)库体系,能够与区域禀赋优势形成合力,带动相关行业集聚发展,推动更多领域的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以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例,布局有大体量的尿素、纯碱、铁合金等期货交割库,在周边250公里的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即有2500万吨的化肥生产能力和1500万吨的化肥消费能力,并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纯碱、铁合金等特色商品销往华北地区的重要中转集散地。
在宏观层面,发挥服务国内大市场、对接内外双循环的国际定价和风险管理平台优势,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促进国内国际资源调控和配置。一是价格信号助力政策工具合理配置。期货市场独特的近、中、远期层次化价格信号体系,能够以更为精细的“时间颗粒度”,描绘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场整体供需状况和价格趋势,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运行评估分析的精准度,增强政策工具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目前,原油、生猪、棉花、白糖等重要初级产品的期货价格,已成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监测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二是定价基准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期货价格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定价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期货业务规则制定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主场”优势,也利好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来,“中国价格”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上海原油”“郑州PTA”“大连铁矿石”等为代表的期货价格广泛应用于国内现货贸易及国际跨境贸易计价,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可或缺的价格参考。三是机制引导促进统一大市场构建。期货市场作为集中统一的国际化平台,为交易品种相关产业提供了透明的信息平台和畅通的物流渠道,能够有效矫正资源要素受区域市场割裂产生的供需失衡错配等问题,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要素有序流动和商品供需间的有效对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目前,我国期货交易所已经设立交割库近千家,分布在各个品种的主要产、销及贸易集散地,其中苯乙烯期货覆盖全国近九成的产销量,油脂油料企业可通过交割厂库平台行销全国。特别地,20号胶期货通过“保税交割+中欧班列”开辟了“东南亚—欧洲”的贸易新通道,实现了期现货、境内外市场的双联通。
在协同发展方面,通过与其他市场合作推出“期货+”跨界创新,拓展和深化期货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一是优化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利用期货仓单流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货物品质有保障等优势,推出“仓单融资”“保值贷”等创新业务,有效隔离客户信用风险,助力商业银行实现精准授信、优化配置信贷资源。二是拓展保险定价及再保险途径,创立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模式,构建农业补贴、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的联动机制,打通农产品市场风险向期货市场转移的渠道,解决农业保险的定价依据和风险分散(再保险)难题,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优化配置。三是丰富证券基金配置策略,通过拓展大类资产标的范围,丰富优化组合投资的工具和手段,助力资管行业更加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提升收益稳定性,而优质资本的入市也有助于期货市场结构的改善,提升市场运行和功能质效,以正反馈效应实现多方共赢。
三、重要意义
期货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明确,进一步拓展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功能范畴,为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功能维度方面,实现从微观向宏观的拓展延伸。突破了从离散的企业微观运行角度看待期货功能的传统框架,采用更加广阔的视角认识期货市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运用系统观的理念看待期货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关系,进而从更广的意义和范畴展现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有利于统一社会各界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为期货市场创新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场建设方面,提升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市场,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配置资源功能,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而期货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之前未得到广泛认可,在一些重要的发展政策和制度性安排中也较少给予突出强调。此次期货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明确,从国家制度层面体现了各类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功能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在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助于期货市场获得与其他金融市场同等对待,同时也为期货行业争取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依据。
服务大局方面,更好承接国家重大战略政策。近年来,国家关于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粮食与能源安全等领域的重大战略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对市场化配置资源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全面统筹部署。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将期货市场功能充分嵌入重大战略、融入重点项目,获得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期货功能作用、彰显期货市场价值。
(作者系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2期)
2022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