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虚拟货币价格的持续性下跌,质疑交易所交易量真实性的声音此起彼伏。
近期受业界关注最多的是一篇被币安CEO赵长鹏“盛赞”的《Initial Exchange Rankings Report》(下称《报告》)。
赵长鹏在其推特上表示,这是他见过的“最精准、最深入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
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币安凭借其最大的日均独立访问人数排在BTI榜单第一位。Bitfinex因其单个用户最低10000美元的投资门槛而抬高了交易额,位列第二。
《报告》还得出了这样几个结论:
·币安、Bitfinex、Coinbase Pro、Bithumb、Kraken数据“未掺水”。
·OKEx的每日交易金额可能被注水放大了 19.2 倍,而火币的每日交易金额很有可能被注水放大了 12.5 倍。
·全球前 10 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中,至少有 7 家存在交易额注水的情况。前 10 大交易所中注水最严重的是 ZB 和 LBank。其中,ZB 交易额可能注水达390倍左右,而Lbank的交易量夸大了4400倍。
就此,一位区块链VC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交易所交易量存在水分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各家的真实数据究竟是多少尚未有定论。因为精准参数难以获得,而大部分模型所得到的交易所绝对交易量更不可能达到完全精确,所以现在测算交易所交易量更多的是相对排名。
该VC人士表示,“至今我还未看到一篇文章能够客观公正地描述各家真实交易量的情况,很多数据都是道听途说。”
那么,这份把部分交易所“踩到底”的评价逻辑是什么?
简单来说,发布这篇《报告》的Blockchain Transparency Institute(BTI)的估算逻辑是这样的:
第一,其以交易所网站每日唯一访问会话的访客数量作为交易用户数量。其中,唯一访问会话访客指的是,直接输入网址而不通过第三方链接访问交易所网站的用户。因为BTI认为通过搜索等第三方渠道进入交易所网站不会进行交易。
第二,BTI筛选出了 34 家精确报告交易额的网站平均交易额作为基准平均交易额。最后用此基准平均交易额乘以第一步的交易用户数量,得到各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名。然后以此估算获得的交易量与交易所披露的或Coinmarketcap上的交易量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交易所虚假交易的程度。
BTI称,其研究所用的交易所访问量数据来源于一家名为SimilarWeb的网站。BTI认为,该网站为依据目前科技可以得到的最为精确的网站访问数据来源。
根据SimilarWeb网站信息可以看出,该网站主要提供网络访问数据和竞争性数据分析。
然而,BTI这样的统计逻辑是否存在问题?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对BTI上述两个步骤采用的数据及标准均提出了质疑。
其一,交易用户数统计或存偏差。
针对BTI以交易所网站每日唯一访问会话的访客数量作为交易用户数量,前述VC表示,这一点就已存在问题。
“因为目前网站访问并非交易所重要的用户流量渠道,其他用户流量还可以来自于手机APP流量和API接口流量。”该VC人士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正在使用手机APP而非访问网站,而国外用户通常更习惯使用PC处理事务。如果该报告仅基于网站流量估算,那么其估算结果或许会更倾向于国外用户占比高的交易所。
某交易所从业人员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目前,机构量化交易已普遍占到交易所交易量的70%以上。而量化交易机构投资者的接入方式主要通过交易所API接口。
其二,BTI“筛选出的 34 家精确报告交易额的网站平均交易额”或许更多的也只是“一家之言”。
根据BTI,其采用Sylvain Ribes提出的滑点研究(slippage research),以及用户平均交易比例,建立了一批精确申报成交额的交易所样板。他们共筛选出了34家网站作为基准,计算得出一个参数。
BTI在报告中表示,这一参数可以为交易所计算出一个更为精确的 24 小时人均交易额,再与疑似存在刷单现象的交易所进行比较。
不过,目前针对Sylvain Ribes的研究结果也有一些争议。
根据虚拟货币交易员Sylvain Ribes撰写的滑点研究,对于外汇交易者来说,常见的情况是进行交易时,出现的成交价不同于原先的报价,而这种现象就叫做滑点,在虚拟货币交易中也会出现。
Sylvain Ribes在研究了包括GDAX、Bitfinex、Kraken、币安等在内的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后指出,尽管很多交易对拥有高达500万美元的交易额,但是当你想要清算5万美元资产的时候,他们的滑点都超过10%,这些交易对(时间为2018年3月6日)包括NEO/BTC、 IOTA/USD和QTUM/USD。
Sylvain Ribes还表示,“这些数据毫无疑问证明了大多数Okex交易额是伪造的……他们用一种很明显的人为方式伪造了交易额。”
不过,某虚拟货币资深研究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作为一篇论文和研究来看,Sylvain Ribes缺乏一定严谨性。
“如果网络延迟、交易设备性能、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滑点的话,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完全去除这些因素。其次,他没有给出得出结论的前提假设、测试环境与逻辑推导。第三,文章仅采用了一天的交易数据(2018年3月6日),即使不考虑测试环境是否一致,文章也可能存在数据挖掘的嫌疑。”该研究人士指出。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Sylvain Ribes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而针对用户统计口径或存在问题和使用Sylvain Ribes研究数据的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也向BTI发去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为何市面上会充斥着各类质量参差不齐的交易所相关报告?
前述VC人士强调,目前很多所谓的评级机构的报告很难判定真假,所以不可尽信。
该VC人士进一步分析称:
首先,基本上目前市场上的数字资产行业评级机构,包括交易所评级和数字资产项目评级机构属于创业公司。如果该公司直接或间接受到过机构的资金赞助或存在各种利益关系,那么很难保证其评级的公正性。
其次,对数字资产行业评级机构而言,团队基因的构成、是否具备专业的区块链知识、数学建模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报告的内容。
第三,作为初创团队,不排除有些公司会故意发布吸引眼球的报告以博得关注。
不过,也有区块链媒体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现在数字资产市场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而交易量也仅是评价一家交易所的维度之一,其更多反映交易所的体量,而难以反映质量。比如,部分交易所为了冲量而降低门槛,上线了大量良莠不齐的项目,这样的发展并不健康。
“在这个寒冬里,现在要做的不应该是不断比拼所谓的交易量,而应该呼吁每一个行业参与者都更加负责地承担使命与责任,规范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健康。”该人士表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