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噩耗震动行业,某知名基金经理猝然长逝,刚过不惑之年正值投资的“黄金期”,公开信息并未透露去世的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之中,被包括众多业内人士在内提及最多的,还是其“今年业绩不好”“压力太大”。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收益仅为-23.26%(对旗下产品净值进行加权复合),在928名同类基金经理中排名倒数第一。也因此备受投资者“拷问”,记者注意到在其管理产品的评论区,充斥指责之声甚至不乏人身攻击。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但如果投资者多些耐心,把时间维度拉长到近5年,会发现该基金经理收益率达到69.94%,超过行业的整体均值67.86%,更大幅超过基准指数沪深300在区间内45.19%的涨幅,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任职至今,取得了年化11.84%的收益,对于一位基金经理是相当优异的成绩。
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近年来不乏基金经理身患抑郁症,高强度工作下心梗等意外也时有发生,在这背后,行业追逐短期业绩造成的“业绩焦虑”,或是元凶之一。
“短期业绩”“持有体验”成考核指标
一位机构人士坦言,近两年出现大量混合型产品押注单一赛道,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博取短期的超额收益,而且从实践来看效果很好,基金经理名利双收,同时备受投资者追捧。“至于面临的回撤风险和波动加剧,等风口过了谁还记得,基金公司可以继续捧短期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出来。”
自2020年以来,领跑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收益率的公募产品基本上悉数重仓新能源,在整个公募行业掀起了重仓新能源的风潮。
客观看待,有很多头部产品就是新能源主题或以其为主要投资方向,重仓相关标的无可厚非,但在“业绩焦虑”之下,众多文体、教育等行业主题基金出现“风格漂移”,十大重仓股竟也是清一色的新能源。背后的原因也简单明了,不重仓新能源相关标的,往往难以获得好的短期业绩。
记者近些年采访过数十位基金经理,将巴菲特、芒格作为偶像者众多,然而残酷的考核机制又令他们无法效仿华尔街的价值投资大师。
从整个行业的舆论环境来讲,仍是各种年度、季度业绩排行最为吸睛,考察区间甚至可以进一步缩窄至月度。更有甚者,每天对基金产品排名,有行业人士形象地将此举比喻为每天“赛狗”。“基民不一定每天看自己的基金净值,但基金经理每天睡前必看,否则难以入睡。常常要求基金经理,要坚持价值投资,不要追涨杀跌、不要风格漂移。是的,作为基金经理,何尝不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每天‘赛狗’式的业绩排名,基金经理怎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名列前茅了,市场追捧,公司宣传;业绩落后了,市场谩骂,公司架空。”该行业人士表示。
究其原因,“短期业绩”和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挂钩,进而对管理规模造成影响。
中庚基金丘栋荣就常被投资者诟病“持有体验”不佳,其管理风格偏好低估值标的、左侧交易,使得产品业绩在牛市长期跑输行业均值,2019年、2020年均是如此,其中2019年更是大幅跑输沪深300,令持有者在这波蓝筹牛市中“备受煎熬”。
尽管在面对熊市时,比如2016年、2018年,再比如今年,丘栋荣管理的产品的回撤明显低于同类,业绩更是大幅跑赢市场均值和沪深300,纵观其职业生涯年化回报超过20%,丝毫不逊色于张坤等“顶流”,却依然难逃“业绩不行”的诟病。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一位近两年业绩排名行业前2%的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自己的“业绩焦虑”:“我每天都要看产品的评论区,关注投资者的情绪,感觉稍微不对就要赶紧开直播。”
一位下海创业做“个人系”公募的资深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其做“个人系”的初衷就是拉长业绩考核周期,给优秀的基金经理创造空间,不用面对股东和管理层施加的考核压力,可以践行价值投资。但其同时也坦言,国内投资者非常注重持有体验,近些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但事实上所谓的“长期考核”,也存在一定的困境。一位管理多个基金组合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以3年至5年为一个持有周期来看,大概率投资者能够获利,但实际上“知易行难”,很多基金经理管理一只产品的时间都无法达到两、三年,投资者又谈何长期持有。
如何缓解“业绩焦虑”?
毫无疑问,从监管层的表态来看鼓励长期投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2020年基金行业金牛奖取消了一年期奖项,就是为了“坚持长期评价原则”。
那么,市场该如何更理性地“解读”基金经理?
同花顺iFinD的数据研究人员表示,其实以一周甚至一个月为维度的周期排名意义有限,根本不是一个完整周期,只是迎合散户化的营销而已。实际上对于业绩评价,国际上有一套GIPS(全球投资表现标准)准则,避免只呈现表现较好的产品或者特定时期内较好的收益表现。
记者注意到,以某“顶流”基金经理为例,iFinD能提供的参考维度超过10项,除了收益率,还包括夏普比率、回撤率、波动率等衡量基金经理的核心指标,覆盖1年、3年、5年等多个时间区间,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审视基金经理,以此构建更加合理的评估体系。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当然,除了从业者需要反思怎样的考核机制更合理,另一方面,行业也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积极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才能根本性地扭转对短期业绩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