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黄育川声称,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且在有生之年不会看到美元的替代货币,因为这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别是需要在全球进行广泛的赠予以及需要有长期的贸易逆差。
然而,已经有12个国家开始推动“去美元化”,包括东盟10国、巴西、法国等。这意味着美元的“地位”将不再坚不可摧、无可取代。
这些国家推动“去美元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美国将美元当作“外交武器”。为了避免被美国制裁,这些国家开始寻找其他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的不断印钞造成了货币贬值,导致这些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也贬值了,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用其他货币进行交易和储备。此外,一些国家希望加强本国货币的地位,以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东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日,“东盟简报”网站刊文称,东盟各国正在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东盟国家已经推出跨境数字支付系统,允许东盟国家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各国一致认为,为了保护交易不受“可能的地缘政治影响”,有必要远离西方支付系统。东盟国家正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话语权。
此外,巴西也已经和中国达成协议,双方将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这项协议将降低成本,同时促进更大的双边贸易,并为投资提供便利。
欧洲方面,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将访问中国,推动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和贸易,这将有助于减少欧洲对美元的依赖。
综上所述,推动“去美元化”的国家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美元的地位不再稳固。同时,欧洲央行也在积极推动欧元的国际化,为欧元成为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20%左右。此外,欧洲央行还在积极推动欧元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体系,以加强欧元的国际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国家之外,俄罗斯也在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积极推动卢布的国际化进程。根据俄罗斯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初,卢布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远高于2013年的10%左右。
可以看出,推动“去美元化”的国家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些经济实力强劲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采取这一举措,主要是出于对美国的不信任和担心美国将美元作为外交工具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的担忧。
此外,也是为了减少对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依赖,以降低外部风险和提高自身经济安全性。
推动“去美元化”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首先,这表明了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牢不可破。这也表明了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多元化,各国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货币体系和金融模式。
最后,这也表明了各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更加紧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推动“去美元化”并不是要完全摒弃美元,而是要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推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这既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也是各国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另外,俄罗斯也一直在努力推动去美元化。2019年,俄罗斯央行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减少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而将其他货币的比例增加至20%-30%。俄罗斯政府也一直在鼓励企业和银行使用本币进行贸易和投资。
此外,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也一直在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避免美国的制裁和限制。伊朗曾表示将推出一种名为“伊朗油币”的虚拟货币,以规避美国的制裁。
以上这些国家推动去美元化的举措,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呢?表明了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降低了,不再把美元作为唯一可信赖的国际货币。
其次,这些国家的去美元化行动对于美国的经济和金融霸权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一旦更多的国家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去美元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其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被替代的。去美元化需要各个国家在金融、贸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且成果也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
总之,当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在推动去美元化,这释放了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质疑和挑战。虽然去美元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其影响和挑战不可忽视。未来,随着更多国家的加入,这一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美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也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