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物之前,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货比三家,看销量、比价格、读评论,以求在众多同类店铺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家。正是摸准了消费者的这一心态,一些不良商家尝试用假销量、假评论来包装自己的店铺,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
有需求就有服务,“刷单炒信”行为出现,“职业刷客”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刷单炒信”更衍生出刷单骗局等违法犯罪行为。
专家认为,打击网络刷单行为需要多部门加强查处合力。同时,可公布不法商家诚信数据,并将其诚信度纳入信贷融资参考标准。警方提醒,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调查:利用虚假交易增加网店好评
“刷单炒信”就是店铺商家专门雇一定数量的“假消费者”进行虚假交易。尽管有相关法律明确刷单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刷单行为仍屡禁不止。
3月初,记者在一个有470余人的“交流群”中看到,每天都有不少“兼职信息”。其中有人发布招聘“职业刷客”的信息:“招网络合伙人刷好评,时间、地点自己安排,日赚日结300—1000元。”
“我在一家网店购物过,客服说可以参加店铺刷单,一单提成5—10元。客服指导我,要先逛几家同类型的店铺,最后去指定店铺下单。”对网店运营感兴趣的杨雨(化名)曾经尝试过刷单,想从中看看网店运营门道。
当时,杨雨购买了价格为400元的指定货物,在将好评截图发给对接人后,如约收到了本金及提成共410元。之后,她又购买了一个标价为2000多元的摄影套餐。一系列操作后收到本金加提成共2010元。
“太麻烦了,我就不再接单了,反正体验过了。”杨雨浅尝辄止,坦言自己良心过不去,像在骗人,“我感觉网购商品的评价是没有可信度了。”
尽管每单提成仅几元钱,但现实中,仍有不少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刷单挣钱。
趋势:有人利用色情信息引诱刷单
刷单本已违法,近年来,该行为更衍生出刷单诈骗。
据广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吴警官介绍,骗子通过网络途径大量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取得与事主的联系后让其刷单。在事主头几次刷单后,骗子会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事主信任,之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以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事主拉黑,完成诈骗。
大学生阳仔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刷单被骗的经历。一天,一个叫“网购刷单兼职”的陌生人申请加阳仔为好友,称刷单提成为一单5元,提成当晚结算。“购买、确认付款、满星好评,整个流程算是完成一单。”
想赚外快的阳仔立即接单并完成第一单,此时,对方将他的提成记录发了过来。看到有利可图,阳仔立马接了第二单。
当时阳仔购买的商品是虚拟游戏货币,他发现游戏充值后无法退款,于是立即要求对方先将第一单本金退还。结果,对方不仅不退款,还一再强调他需要做够10单才能结算,否则之前的本金都退不回来。意识到受骗的阳仔只得“哑巴吃黄连”,将对方拉黑。
“去年,我们发现了以提供色情服务为名,实为诱骗网友刷单的新骗局。”吴警官介绍,骗子通过网络途径大量发布“同城上门约”等名目的广告引流,诱导事主上当。
在一些正规购物平台或生活分享类平台中,也有一些“暗语”,如“伴游”“一日交友”等广告,以吸引需要寻求色情服务的人。
当与事主取得联系后,骗子会以暧昧的言语和露骨的照片引诱事主刷单,下载其指定刷单App,并承诺完成刷单后,自愿免费提供色情服务,谎称不属于嫖娼性质。等事主轻信后,骗子便会使用前述诈骗阳仔的老套路完成诈骗。
另外,刷单业务尤其是刷单诈骗的引流方式也在改变。“从群内发布信息到网页公开,甚至会在视频平台上留下假的兼职信息。”吴警官表示,视频账号下的假兼职招聘信息很具有迷惑性,“例如在家接手工活,招聘者会让求职者留下电话等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卖给电信诈骗的骗子。”
对策:公布刷单企业及个人诚信数据
“刷单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利可图。”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媛媛表示,目前我国虽已将刷单认定为违法行为,但仍有商家和“刷手”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另一边,购物平台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所以选择对刷单商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刷单行为操作起来投入小、门槛低,所以有很多人跃跃欲试。”据吴警官介绍,刷单警情中,受害者多为待业人员、在校学生和有大量空闲时间的人。“有部分人不知道刷单是违法行为,觉得是正常的商业需求,但大部分明知刷单是违法行为还为之。”
李媛媛认为,打击网络刷单行为需要多部门加强查处合力。也有观点认为,对于不法商家,可以将其诚信数据进行公布,并将其诚信度纳入信贷融资参考标准。
广州公安提醒,个人找兼职工作时,一定要去正规招聘公司和中介平台,并签订劳务合同。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若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信息提交给警方。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商家会遭遇竞争对手的恶意差评。
现实中,消费者在参考评价后购物,遇到货不对板可以退货退款,但商家遇到对手不正当竞争,该如何维权?
“商家可向有权管理的行政机关举报,提请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对确实存在不正当竞争的企业依法处罚。”李媛媛表示,商家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其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如造成损失可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如该不正当竞争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可向司法机关报案,如查属实,其可能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记者】关喜如意
【海报】郑炜良
【通讯员】公新文
【作者】 关喜如意;郑炜良
南方法治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