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2021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统计分析去年金融犯罪案件办理情况。白皮书指出,相较于2020年,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均有明显下降,非法集资类案件过往持续爆发式增长态势也已得到扭转。
2021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1062件1650人,受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395件2304人,审查起诉案件数较2020年下降21.45%,涉案人数下降31.45%。案件共涉及7类26个罪名,包括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958件1492人,金融诈骗类犯罪209件322人;以及金融领域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221件483人,贪污贿赂类犯罪4件4人,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类犯罪1件1人,扰乱公共秩序类犯罪2件3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犯罪2件6人。
在所有案件中,非法集资案件数量仍居首位。不过,自2020年首次出现下降势头以来,过往数年的持续爆发式增长态势已得到扭转。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理案件数846件1314人,集资诈骗罪受理案件数79件123人,案件数量均大幅降低。
白皮书指出,目前,非法集资存量案件除了P2P网贷、消费返现、编造虚假高收益实体项目等传统作案手法外,还出现了一些更加隐蔽的伪装。比如,紧跟社会以及政策热点,以数字货币增值、区块链技术等为噱头,以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为幌子,渲染夸大投资效益,掩盖非法募集资金事实。此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销+非法集资”案件不断翻新,犯罪分子以APP为媒介开展线上传销,打着区块链技术、虚拟货币增值等名号在层级发展中叠加高额返利以大肆敛财,社会公众易陷入逐利心态在非理性状态下盲目跟风投资,受骗的同时亦为其揽客,陷入恶性循环。部分犯罪分子甚至假借司法堵点、难点诱骗投资人,用领取疫情补贴金为由诱骗客户签订虚假保险合同,或者以化解法院执行难的“呆、坏、死”账等债务为诱饵要求投资人缴纳费用并吸收大量资金。
来源: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