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所长
“危”与“机”总是并存的。
在期待2023年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
进入新年,A股已经走出了强势的三连阳,上证指数涨幅超过2%,个股普涨,一片全面反攻的态势。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1月4日,2000亿的消费电子巨头立讯精密,突然闪崩跌停。
来源:Choice数据
在一片大涨的环境中,似乎显得格外刺眼。
这一突发事件,可以说是新年的第一个危险信号,背后更隐含着这一年我们必须重视的风险因素。
首先,我们要厘清闪崩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
事件的起因是,有媒体报道,苹果以需求减弱为由,通知几家零部件供应商今年第一季度减产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组件,中国大陆供应链将受到挑战。
有台媒更是直接用了“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减产 立讯精密受创最大”的标题,将矛头直指立讯精密。
媒体的报道时准时不准,特别是像涉及到苹果这类有大量保密协议的企业,往往都会因为没有实锤而难以让人信服。
你完全可以理解为这事就是假新闻,因为苹果根本不会出来证实。
不过,资本市场总是预判别人的预判。报道一出立讯精密真的闪崩跌停,市场的反应告诉我们,资金是信了,至少认为这事是符合逻辑的。
无风不起浪,市场用真金白银买单传言的依据在哪呢?
第一,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下,风向标苹果也无法逃脱被看空的命运。那么,其产业链自然也会被波及。
苹果公司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且暂时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
来源:英为财经
苹果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下滑趋势。
从今年8月的高点至今,苹果在美股的跌幅接近30%,前不久更是刚刚创出18个月的阶段新低。
此前我们多次介绍过,在美国激进的加息策略之下,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开始显现。
而这种衰退产生后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需求的减弱,更关键的是,这是全球性的。
各国的进出口、消费、乃至相关产业链,都将受到波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已经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了2.7%,对比2021年6.1%和2022年预计的3.2%,预期仍然是不乐观的。
2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的风向标,其股价的下跌,直接预示着人们对下阶段全球消费预期的悲观。
最近我国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外需的减弱,并把扩大内需列为了今年五大工作之首,这都是在这一背景下所做出的应对措施。
对于苹果来说,由于受各国防疫政策的调整以及邻近农历新年等因素的影响,短期面临严重的组装产业链缺工。
再加上全球面临的衰退冲击,苹果及其产业链短期被看空就顺理成章了。
集邦咨询就预测,2023年一季度苹果iPhone全系列出货量将比去年同期衰退22%。
这恰好和此次媒体报道的内容,不谋而合。
第二,苹果公司对一直在避免供应商一家独大,特别是中国的供应商,苹果有意无意的打压愈发频繁。
苹果的逻辑其实也很好理解,为了保持足够高的利润率,必须让各大供应商有足够大的危机感。
供应商为了确保获得足够的订单,自然是会越来越“卷”,相互压价的同时还要拼品质,以获得更稳定的产业链地位。
欧菲光、歌尔股份、富士康的案例历历在目,这一次终于轮到市值最高的立讯精密,一点也不意外了。
此外,苹果一直在试图将产业链转移出中国。
去年苹果已经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将25%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而越南也是苹果转移产能的目的地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此前惨遭苹果砍单的欧菲光和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事件还有着一些不同的地方。
此前的欧菲光被苹果砍单事件,从传言到最终实锤,超过了一年多时间。
在此期间大量投资者一度都认为传言不可信,最终造成了非常惨痛的损失,因此也导致市场此后一听到苹果订单变化的消息就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是跌停伺候。
更关键的是,欧菲光是被苹果终止了合作关系,完全退出了苹果产业链,相关的子公司广州德尔塔更是因此而被迫出售,彻底颠覆了公司的业绩和估值逻辑。
另一方面,歌尔股份则是在苹果砍单传言出现后的第一时间就证实了传言。
歌尔股份可以说是A股上市公司里非常实诚的了,在证实传言的公告中,公司还直接加上了预计的营收损失33亿,生怕散户投资者不清楚这一事件的实际影响。
歌尔股份这么做的底气在于,33亿占公司总营收的不到5%,还算可控。而且也不是像欧菲光那样彻底没了苹果的订单,仅是失去一部分。
但哪怕是这样,歌尔股份在事发后也是生吃了三个跌停板,蒸发了近300亿市值。
立讯精密这一次,从媒体的报道及苹果的现状来看,主要还是需求萎缩造成的短期减产。
短期的减产,和终止合作、砍订单还区别更大一些的。
在事件爆发后的第一时间,立讯精密就发布了澄清公告。
有歌尔股份坦白的先例在前,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产业链口碑最好的公司,相信这次不会铤而走险做砸自己招牌的事。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2023年全球经济并不乐观,外部风险带来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波及到更多国内的企业。
外需持续走弱背景下,盘活内需更是迫在眉睫。未来被砍单的,可能就是新能源企业了。
另一方面,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美国对我们的制造业虎视眈眈。
从芯片到新能源,美国已出台了大量政策提供补贴来吸引企业去美国建厂,而其他制造业还面临着其他亚洲邻国的竞争。
一次次被迫要看苹果的眼色,被苹果折腾地团团转,更应该让我们警醒,核心技术、核心品牌、核心产品的重要性。
未来,我们的制造业是不是还要看特斯拉、三星的眼色?
所以,立讯精密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很多。2023年,主题是复苏,但是也别忘了困难重重。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