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发展成熟和规范化,这是一个市场相当高层次的支撑逻辑,成熟和规范是具有表象特征的,一般体现为价值稳定、制度健全、运行平稳、趋势合理、博弈充分以及投资者参与水平的专业权威。在西方长期经营的市场过程中,这些特点固然属于国别有异,但是内在的经济和金融功能体现上是可以表现为共性过程的,因此值得作为全世界同类市场的标准借鉴。
关于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过去人们对于制度和现状的探究已经过于普遍,问题都看得到,也在改,效果如何暂时还需要观望,而且还有一部分问题的解决要仰赖于特殊条件的协同,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时刻认知的方向,那就是中国投资参与者结构和水平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投资者结构框架已日趋多样化,在个人投资者的基础上,同时又各类公募、私募、基金、信托、券商自营以及各种门类的股权投资主体,这就是大家眼中的机构投资者代表。
虽然形式上我们已经非常容易得和世界经验接轨,但是对于经营和参与的水平就长期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了。这和资本市场制度完善和生态建设是息息相关的,上述成熟市场的表象特征在我们这个新兴市场里几乎是不存在的一样,数十年过去了,连一个单纯的估值框架体系都搞不好,从这一点上看就直接影响到了投资参与的内容和形式。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这个特性市场的现状确实是因为特定因素造成的,但从投资者养成的角度上讲也确实任重而道远,这件事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踏实的过程,并非像我们做其他领域的规划一样通过速度和冲击就可以赶超。
另外一方面看基于博弈的市场方式,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比重差距过大,个人投资群体庞大占据优势,但松散难以议价;机构投资资金体量集中但周期漫长,而且市场具象行为却表现过于急躁。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两个层次上的作用差,造就了当下中国市场中博弈过程的主要矛盾和利益牵扯,这让中国市场形成了一股离心力的撕裂,而不是西方市场中基于价值糅合的稳定向心力,这是整个中国市场建设过程中长期没有办法做到节奏统一和制度建设宗旨背离的根本原因。
因此从这两方面现状来看,我们当下改革市场的重点不仅仅应该维持在制度生态建设层面,认知参与者的质量和体量,并针对性解决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改革领域。
现状上来观察中国市场里的投资者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基于体量极其庞大的市场生态中,形形色色的生存逻辑都广泛存在,这就是一个尚待完善市场的最原始状态,是的,原始这个词汇我们至今仍可以用在我们这个市场的描绘中。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数十年过程中,在我们寻常百姓口口相传中的印象都是极其糟糕的,这尽管不客观但很现实。社会认可的价值对于资本市场深度而言是有宽泛意义上的展现的,比如中国人常说投资如赌博,何时买入和何时卖出都无逻辑只是运气使然,更有甚者把资本市场的运作当做是一个单纯的行为逻辑,而非决策逻辑,这都一定程度上反馈出了市场的现状和投资者的真实水平。
原始市场的判断依据在于机构投资者的不成熟和个人投资者过于宽泛(散户化),这两个都是新兴市场待完善的特点,而我们中国确实很难摆脱这种现状差异。
首先从市场建设时空上来看是不足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市场虽然历经改革和变动,但基于基础中的基础却一直都止步不前,那就是投资者散户化的表现,这里无论是个人投资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无法以一种较为稳妥的博弈方式去展现中国企业的价值发展过程。
差异化的过程实际上来源于中国市场的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逻辑,因为就散户化这个现象而言,并不是我们独有,在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市场也广泛存在,这是因为市场参与和制度完善的阶段性所决定的,没有扩容的过程也就没有完善的过程。
我并不是说散户化结构不对,而是数十年过程中丝毫未见进步,这一点就非常麻烦,因为它阻碍了市场健康向上的空间,这是得不偿失的。在西方成熟市场,他们也是由散户化逐步过渡到权威机构化,这个过程当然长达数百年,但基于动态过程的探讨和持续市场的指引改进是推动进步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个体参与者还是机构参与者都在反馈思考,同时不断督促自身进步,这一点也是必要条件。
可是观望我们当前差异化极大的市场主体和生态,基于反馈改革的主被动力量严重匮乏是现实,因为市场运行机制缺乏规范化,边界不够清晰,因而造成了投资者的困惑。
相对比之下的中国投资和国外投资差异化究竟差在了哪里?这是决定未来我们能够走向成熟的方向指引所在。
从结构上看基于行为主体的不同,个人投资者往往都资金量小,投资行为灵活广泛,但话语权和议价影响较小,当然不排除一些大户游资可以做到以小博大;而特定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则资金归集充沛,投资行为较为受限,但市场影响力在博弈过程中极大。这当然是从泛化市场概念上来区分的,但这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差集,因而在成熟市场上占比结构会呈现出机构主导的倾向,个人投资者往往较少,这样一来市场就会呈现出周期性沉稳,机构间议价做对手盘往往比机构对个人更加势均力敌,同时在趋向上更有模型化的参考价值,即使是风险对冲的角度来看也有利于均衡。
对比之下,我们市场里的主体体量分布极端化明显,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比例较大,而成熟稳健的机构参与者较小,由于体量问题导致了市场在运行过程中被争议极大的议价过程和理由所分化,从而无法维持博弈的均衡,散户决策过于被动无法掌握动态信息的全貌,容易冲动且片面,但恰恰他们又在市场中占据大多数,直接导致市场波动加大。
另一个方向上中国的机构化投资者的弊病在于他们资金量大,但一直都在拿个人投资者当做对手盘,这样一来,他们的思考逻辑和模型框架就会在生存生态中被“散户化”,同样追涨杀跌,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是很难获取利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机构的逻辑异化,这样一来个人投资时时抱怨被主力机构割韭菜,而主力机构则在当前的市场规则下只能这么办,否则难以保证资金收益率。
就生存法则上看起来,似乎谁都没有错,但又似乎谁都错了,错在过于短视和怠于进步,因为我们要知道我们既是市场的行为主导,同时也是市场的生态主导。
多年市场之下一直有一个问题待解,那就是个人投资者天天在骂机构投资者造就了市场的不稳定,持续性收割市场大部分收益;而机构投资者则往往长期困扰于散户化权重过大,不得不以追随形式应对市场逻辑,那么究竟谁才是困扰A股这么多年持续不稳定的根源?
现状在于博弈议价的过程中,相较于个人投资者那可怜的资金体量和决策缺陷,优势资金和信息掌控地位在机构方,因此我认为中国市场之所以长期无法凝聚价值层次主要责任仍在机构方身上。
倒不是因为他们持续性以压倒优势占据议价主导,而是因为他们基于这些优势却和个人投资决策一样怠于进步,这是最要命的。
其实就割韭菜而言,我并不反对,如果是公平市场议价环境下,毕竟各凭本事吃饭。但当前我们这个市场实在是难言公平,差距之下他们获得了优势,但有又思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塑造合理的市场导向,反而汲汲营营于和散户短视争利,这未免过于狭隘了。
我们这个市场实在是特殊,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局部性的,也有全局性的,这些特殊的因素来源于体制框架和资本理解,和西方确实存在差异。然而共性特征上的引导则不可偏颇,比如三公原则,又比如市场的核心功能,这都是资本市场的共性发展逻辑,不能因为我们的特殊就去异化解释。
机构投资者本身是参与者没错,但基于市场上占据的博弈过程我们和西方完全不同,我们是基于机构和个体的博弈居多,而别人是基于机构间的对弈,因此我们的机构投资者本身也应该担当市场引导进步的角色,而看起来这些东西都被抛到利益的后方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且短视的生存方式,这对机构未来的发展不好,对个人投资者不好,对市场反馈进步更是最顽固的阻碍。
在此理解上我们去看待去散户化的认知显然就是有偏差的了,我们当下不应该急吼吼地去纠正散户化的体量影响,而应该着重于优先解决机构引导专业和权威的问题,同时还有规范化经营和议价合规等市场行为,先在梳理标签引导上下改造文章,借此带动市场整体共振,到时候散户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另外一方面我对于个人投资的行为在短期内还看不到改进的整体思考,但基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受教育水平和金融常识普及,我们应当是可以做到比上一代中国资本人更好的,要求不高,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接受自身不足,并促进它的进步就好。毕竟基于财富增值的核心述求是个人投资身上单纯的思考,但基于决策的可靠性是不是也应该引导我们多做自我批判呢?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是希望自己有进步空间的。
基于现状生存上的合理性似乎双方都有,但又都过于短视而怠于进步,这样一来整体市场的氛围要是能稳定发展起来那就真得怪了!
除了主体行为逻辑上的差异性之外,市场中还要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了参与议价主体的不稳定性,那就是基于投资标的的价值认定。
从资本市场诞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建设不是以价值为核心输出的,因为无论是对资本市场中的任何一方而言,价值也就等同于投资回报,无论是短期的价格波动还是长期的价值博弈,都应该充分在市场基础上去评估企业价值,这是资本投资的第一法则。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同主体基于何种标准来估值溢价投资?这是理念问题,也是决策逻辑驱动。在成熟市场体制上,参与者有充分信息渠道和形式了解企业运作,而且多以机构调研精细化和充分化为理据,借此形成估值权威而专业的模型参考,逐步实现到投资运作过程中,这是一种长期稳定且可抗风险的投资方式。
但是在我们的市场里则截然不同,由于中国市场的定位融资功能过于至上,导致大部分企业上市初心不纯,且善于用信披违规的方式隐藏自身不足,导致估值过程异化。不仅如此,在我们的市场制度不足和投资者结构分化的层面上,这种被异化的估值被放大了,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超募和溢价的长期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又缺乏手段和方式去接触企业本就不完整的信息来源,就更谈不上借此平抑对冲风险和改变估值样本的可能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机构投资者在此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往往是可以了解和接触到企业信息的,但是往往为了利益借此形成市场优势,透过打压和联合企业坐庄的方式来扩大利润,而不是积极督促企业改变,这一点最令人痛心不过。
其实无论是价值引导也好,融资引导也罢,在市场逻辑上你起码要保证参与各方的均衡博弈过程,如果始终存在一个优势方,你凭什么让市场过程稳定发展呢?要知道美国牛市之所以能持续稳定,恰恰是因为它均衡的博弈可以在过程中对冲掉风险的大部分波动,这才是市场螺旋向上拓展的带动力量。
基于我尝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因此我觉得就当前阶段的市场现状里一切的中国解释都可以理解,毕竟我们只是一个短短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市场化过程,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太过于短了,加上我们的国情定位和市场职责,这些特殊性因素前所未有尚待厘清,因此过去缺失和当下的建设过程也许不能够体现全部面貌。
在这个层次上去观察,过程建设需要有一个结果指引,这个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说得我们到底要进步到什么样的地步。
作为统领进步方向的规划,我们中国人需要思考一个长期的资本市场逻辑,单纯定位融资肯定不是一个宽泛意义上成熟市场的定位,纵使是短期目标也显得有些过于单一化了。
我们需要得是一个能够承载中国经济深度价值发展的金融功能化市场,是一个兼顾市场投资、财富增值、金融作用、产业受益、参与各方持续进步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需要有底气担当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一味地扶植企业融资。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深化,中国金融正在走向深化,改革开放的优化作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基于过程的思考也需要由目标来统领,当前的市场缺乏全面性的规划逻辑,并不能够将改革举措统领起来,对此参与各方更如盲人摸象不明就里。
阐释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国人需要早一点厘清,并能够把脉络贯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很高兴得看到我们仍然不蹉于改进,改就意味着知道不足,起码我们不会止步探索。
基于市场走向规范化的要求,投资者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进步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如何进步这种思考也许要多元化价值下更加仰赖于实践过程和方式。
从机构投资者的现状角度上看,专业和权威的缺失是导致机构运行失去自我节奏和指引市场方向的核心问题,中国的机构投资逻辑应该好好的将价投做到极致,这不仅是市场未来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下竞争力的要求。要知道自今年往后,中国市场的参与扩容正在面向国际化,当外来者持续介入,而我们还在原地踏步时,我们凭什么来掌控话语权?希望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以此为动力,真正看到自身的不足,不要总是以割散户韭菜为荣,真要有竞争力去尝试和国际化机构的对手掰一掰手腕。
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觉得虽然说去散户化过分了一点,但是未来确实市场会让散户投资者很难受,因为作为个体参与的凭借过少,而风险过大,这对投资回报收益要求相当高。如果说要求进步空间的话,我们只能凭借个人思考机构化和灵活有效来应对市场运行中的不确定性,这要求个人极高的投资素养和严密的逻辑思考操作,尝试让自己基于投资重新学习吧,并在市场实践中能够总结出实操模型,这样会更好的迎接市场的变化。
中国的投资市场未来一定会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但这条路究竟有多远尚未可知,但对于我们当下的市场参与者而言,我们确实不止是一个单纯的参与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思考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够真正成熟起来!!!